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安徽小麦全面开镰!  
来源: 2020-05-28 09:22:35 责编: 喻寒松

乡镇融log

今天,我省4300万亩小麦自南向北陆续开机收割,预计麦收到6月上旬基本结束,黄金收割期10天左右。麦收期间,全省计划投入联合收割机20万台,预计机收水平稳定在98.5%以上。

 微信图片_20200528092001

数据显示,今年小麦生育期较往年有所提前,麦收进度比往年提前3天左右。

安徽日报农村版融媒体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农机管理处获悉,截至5月27日17时,全省已收获小麦769.1万亩,进度为17.9%,当日收割254.3万亩,当日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5.8万台。其中阜阳224.6万亩,进度为29.9%;六安78.2万亩,进度为39.8%;合肥52.2万亩,进度为29%。皖南地区6市已收197.6万亩,进度为63.7%。

最新农情调度显示,今年,全省小麦长势良好,预计单产与去年相比持平或略增,有望实现“十七连丰”。预计未来几天,皖北小麦主产区小麦抢收将进入高峰期。各地组织农业专家、农机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全力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指导农民抢抓农时、加快机收作业进度,确保让丰收的粮食实现颗粒归仓。

微信图片_20200528092042

为确保小麦由“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到手”,全省农业农村部门提前准备,全力服务夏收。

我省加快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引导机手购置联合收割机,保证机具在小麦抢收前落实到位。截至5月26日,我省落实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41亿元,补贴各类农机具25909台(其中联合收割机3325台),受益农户19511户,大量新机具为“三夏”抢收抢种提供了物质保障。

 微信图片_20200528092148

今年继续开通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落实免费通行政策,全省已发放3.4万张《农机跨区作业证》。同时,提前谋划粮食晾晒和烘干工作,利用补贴政策,统筹有关资金,大力发展粮食烘干机械,努力提升烘干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入库。

 微信图片_20200528092214

三夏期间,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还将认真做好机具调度。皖北地区在本地小麦成熟前,优先支持皖南地区抢收。皖南地区麦收结束后,立即组织机具赴皖北地区开展抢收。

全省拟在主要路口设立330个跨区作业接待站,为外来机手提供服务,组织更多机械投入抢收作业。组建农机维修服务队,配备维修服务车,巡回开展农机维修和保养服务。引导有条件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军、烈、孤、困、寡等家庭提供优先、优质、优惠服务,让困难家庭体会到更多社会温暖。 

据了解,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小麦抢收凸显一些新的困难和问题:一要关注疫情防控带来的影响。省农业农村厅要求,各地要立足早收、抢收、快收、有序收。加强对异地疫情防控措施的了解掌握,提前做好本地疫情防控措施信息提供,为农机手跨区机收当好参谋,以便联合收割机顺利投入小麦抢收。

二防气象因素带来的不确定性。我省麦收时间正值汛期,天气不稳,极易出现连阴雨、间歇性小雨等天气,给机械化收获带来困难。一旦出现阴雨天,尤其是连阴雨,就容易出现机械无序流动、群众上路拦截机等现象。为此,各地已经提前做好阴雨等灾害性天气的应对方案,切实加强机收市场的管理和服务,坚决打击扰乱机收正常作业的各种违法行为,维护机收市场正常秩序。 

三抓农机安全监管。小麦抢收期间投入机械多,时间紧任务重,机手易疲劳,是农机事故多发易发期。各地要加大防火知识宣传和事故隐患排查,对联合收割机防火罩等设备进行重点检查,确保机具按要求配备灭火器材,预防农机事故和火灾发生。(安徽日报农村版融媒体记者 张玉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