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在郎溪县凌笪乡下吴村罗市村民组,施工人员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细心地铲除已经剥落的墙面。“我这个房子盖了20多年了,旧得很,墙上的水泥石灰都脱落了,现在经过改造简直就像新房一样。”村民徐秀英笑着告诉笔者。
在村庄内,笔者看到,十几栋民房同时搭起脚手架,施工人员有的在给外墙地脚线贴瓷砖,有的在修葺墙面,几栋已经修建一新的民居,处处透着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
“这是我们去年开始实施的美丽乡村建设点,前期已经完成了道路、污水管网、弱电入地等建设工程,目前正在对全村120户村民的房屋进行外墙立面改造。”该乡城建办负责人吴福介绍。
“罗市村民组位于苏皖交界处,到江苏省溧阳市仅有十几分钟车程,境内风景秀丽,旅游资源丰富,所以我们将投资3000余万元,以最高的标准来打造罗市315品牌村,使之成为对接苏南、发展乡村旅游的桥头堡,辐射和推动全乡旅游业的发展。”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史铁军介绍说。
笔者沿着村内宽阔的柏油路前行,只见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房前屋后干净整洁,不时看到一簇簇艳丽的月季、格桑花等各类花卉绽放在路边的花坛。一条条青石铺就的小径通往各家门口,路边一个个窖井盖提示着地下有通达的污水管网和弱电管网。穿村而过的柏油路从村北的溧阳1号公路入村,向东出村经过村里的白茶产业扶贫基地再融入溧阳1号公路,整条路环抱罗市村民组。
“这里原来是好几间破旧的闲置的老房子,门前杂草丛生。去年8月,我们开始对村庄环境进行整治,拆除有碍观瞻的破旧建筑物、旱厕,清理杂草、柴草堆,村民们积极性都很高,主动参与到村庄整治中。全村拆除的12处破旧房、11处简易房和34处旱厕,村民们没有要一分钱的补偿。”下吴村党总支部书记蒋福金指着一处开阔的绿地说道。有“破”就有“立”, 采访中笔者了解到,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该乡因地制宜,变“大建设”为“巧妆容”,在村庄内新建两座公厕、两处停车场、一个乡村大舞台,排水明渠和污水管网连着整个村庄,村庄内所有建筑外立面改造,生活垃圾分类,打造村庄和道路沿线景观带,所有建设在还原生态自然的基础上“锦上添花”。
人居环境的改善,给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便利。下吴村是茶产业专业村,罗市村民组村民都种有白茶,村庄整治以后,村里的环境变美了,道路也通畅了,春茶采摘期间,白茶产业基地和附近村民的鲜叶及时送到山下加工销售,提升了茶叶品质。 “路修好了,村庄变美了,溧阳的客户都愿意到我家来买茶叶,等村庄全部建好,我还想在村里开一个茶社呢。”种茶大户吴志成说。
准备在村里发展旅游业的远不止吴志成一人。在村庄入口的贫困群众黄春英家,一台黄砖瓦房正在拔地而起,黄春英告诉笔者,她准备盖几间房,与现有的楼房形成一个四合院,将来好做民宿,通过发展旅游实现稳定脱贫。在黄春英隔壁,是村民张建新的两层小楼,早在4年前,张建新就有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想法,但是因为村庄基础设施差,所以迟迟没有实施。去年8月,村里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环境大变样,张建新抓住这个机会,决定立即着手发展民宿,他把9个房间作为客房,买来了床铺等设施。“我想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把我们当地的农产品推销出去,同时带动和我一样在外创业的人回乡创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张建新说。(夏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