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旌德县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解决基层群众看病就医难题,群众就医幸福感和获得感显著增强。
旌德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综合医改工作,调整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医改领导小组双组长,加强组织保障。围绕国家、省、市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结合实际印发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暨智医助理建设贯彻意见,制定综合医改重点工作及责任分解,坚持问题导向,实施挂图作战,明确部门职责与分工,协调解决综合医改有关问题。
同时,该县加大资金投入,落实保障措施,出台《旌德县在岗村医养老保险实施办法》,每年为36名在岗村医缴纳保费约22万元,提高村医归属感,调动工作积极性。县财政共投入316万元,先后完成58所村卫生室维修改造。更新一体机、电脑等,改善就医环境,实施村室改造提升工程。
制定《鼓励在职医务人员赴村卫生室挂职实施办法》,先后派出17名医务人员到村服务,工资待遇由县财政和县级医院共同承担,服务期满优先进入“周转池”。用好现有资源。积极动员,先后劝返21名有一定服务能力的退出村医重返岗位。借助省“百医驻村”帮扶,彻底解决了全县村医“空白村”问题。2019年,将县级公立医院符合条件的20人纳入编制“周转池”管理,落实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稳定人才队伍。创新人才培养,将村医本土化人才培养纳入2020年政府非标改革项目并组织实施,破解村医队伍老化、青黄不接甚至“断档”问题。
另外,该县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项目建设,完成县域卫生专网镇、村全覆盖,基本公共卫生“两卡制”平台在全市率先运行,实现卫生健康信息化云时代。完成智医助理试点建设任务,实现远程会诊省市县镇村五级畅通。同时建设完成医疗机构移动支付,全县所有镇级卫生院实现全覆盖,健康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发挥医共体中心药房保障功能,落实药品保障,完善配送流程,为部分慢病及远程患者开展送药上门服务,保障镇村居民及贫困人口的用药需求。(朱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