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绩溪县瀛洲镇紧紧围绕“五百工程”,积极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响鼓重槌,不断激发农村活力,打造乡村振兴“新样板”。
围绕镇域内徽菜、香菇、特色养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等优势产业,加大培育农林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创办产业联合体、合作社。巩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及“三变”改革成果,协助各村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劳务公司,拓宽村集体增收渠道,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目前,全镇已培育农林龙头企业8家,其中市级以上农林龙头企业3家;家庭农场23家,其中市级以上家庭农场3家;农业专业合作社22家,其中市级以上合作社6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4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联合体2家。休闲观光采摘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全镇新增农业采摘园2家。
扎实推进景区村庄公共服务设施“五个一”建设,完成龙川奕世尚书坊修缮;牵头完成龙川景区环境整治问题51个,景区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镇村两级主动对接,县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正式接管仁里景区,景区运营平稳有序;上河徽苑入口停车场3A级旅游厕所建成投入使用;光明生态园完成二期建设,休闲、体验、运动一体化旅游综合体初具规模。盘活优化旅游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和景区村庄创建向纵深发展,确保燎原休闲养生度假村投入运营。启动多利国际酒店扩建工程建设,助力光明生态园加快建设步伐,全力推进上河养老中心提档升级,打造上河颐养文旅康养品牌,加大古民居原地保护招商力度,进一步盘活“小三线”资源,发展“知青游”。
建立健全社会治理体制,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党组织堡垒作用,大力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家风家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充分发挥农村“一约四会”作用和老党员、老乡贤在道德示范、文明引领中的榜样作用,以“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为主题,通过举办家风家训挂牌仪式,鼓励和推动在冠礼、婚礼、葬礼、乔迁礼上植入诵读讲解家训节目程序,让良好的家风潜移默化带动村风民风,通过最美家庭、最美家风人物等最美系列评选,在全镇形成家家争创“最美”的良好氛围,树立典型标杆,让好家风好家训代代相传,不断提升社会整体文明素质水平,打造瀛洲文明新样板。
加强村级自治组织建设,全镇5个村均成立了村民代表会议、村民协商委员会、村民议(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把河长制、林长制、秸秆禁烧、喜事新办、丧事简办、殡葬管理等文明新风和优良家风家训内容纳入了各村规民约、村民自治章程中,推动乡村治理,完善村民自治机制。巩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全面启动登源河沿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建设,完成3个村的污水设施提标改造和梧村、横川、龙须3个自然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扎实开展违建整治、河道采砂、殡葬管理等工作,加强村庄规划和乡村建筑风貌管控工作。大力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以“五清一改”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由中心村向偏远自然村延伸。着力抓好生态突出问题整改,扎实推进“生态美”超市运行,促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利用,巩固提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成果。
努力打造一支以乡村企业家、新型职业农民、农业职业经理人、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等为主体的乡村能人队伍,优化创业环境,围绕“五个一批”带动载体,建立乡土人才信息库。建立管理评价办法,科学评价致富带头人工作情况,年终根据“带强产业发展、带动群众致富”情况,开展“十佳带动能人”评选,经个人自荐、组织推荐、社会公示、集体研究,评选表彰一批先进典型。大力培育扶持经营主体,努力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以“互联网+农业”和生态农业为引领,实施“一村一品、一优一特”精品农业发展战略,多种方式发挥合作社、家庭农场主体作用带贫增效,精准扶贫带动的“带动”载体,通过示范引领,能人带动,实现“镇镇有团队,村村有能人,增收有带动”目标。(程夏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