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亳州18名村干触碰“底线”被清退
来源: 2020-04-21 20:30:24 责编: 喻寒松


anhuixinwenwang

村干部是村庄发展的“领头雁”,为确保干部质量、防止“带病”任职的情况发生,亳州市谯城区日前出台相关文件,探索推行 “底线”管理模式,对村干部任职实行资格联审,不仅把牢了“入口关”,还将部分不合格的村干部清除出班子队伍。

“因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需要,区法院在查阅历史案卷中发现古井镇三台楼村原党总支副书记赵某,曾于2011年12月因危险驾驶罪被判处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结果反馈后,该镇按照相关程序立即将赵某清理出村干部队伍。”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程介绍,今年3月该区施行村干部任职资格联审制度,旨在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持续净化基层治理环境。

据了解,联审制度将对村干部遵纪守法、涉黑涉恶、社会信用、道德品行等情况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审查是否曾受刑事处罚,是否涉嫌违法、违纪正在接受审查,是否受党纪、政纪处分且在影响期内,是否信教、涉邪教或非法组织,是否存在“村霸”、涉“黄赌毒”或涉黑涉恶问题,是否利用宗族、宗派势力干扰农村正常工作,是否煽动、组织或参与非法上访等。

“联审单位由组织部牵头,纪委监委机关、政法、统战、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多部门联动配合。按照会议协商、名单统计、分工审查、统一汇总、反馈办理5道程序,对村干部任职资格逐一进行调查核实。”李程告诉记者,每季度联审单位将对职责范围内发现或接触到的有关举报、线索或查处的村干部违规违纪违法情况进行一次梳理,并及时反馈区委组织部,适时召开联审单位协商会,“凡未报审或未报备就任命、选举或聘用的,一律不视为正常任职村干部,相关报酬、保险、离任生活补助等待遇不予兑现。”

为划定村干部履职行为“底线”,该区还出台了《亳州市谯城区村干部“底线”管理办法(试行)》。《办法》对触犯“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且未被撤销;在民主评议党员、年度综合考核中,被定为‘基本合格’或相应等次”等10种“底线”情形的村干部,给予停职1至3个月。停职期间加强思想教育和能力培训,期满问题整改到位的,恢复其职务。对触犯“受到刑事处罚或有犯罪情形但免于刑事处罚;存在‘村霸’、涉‘黄赌毒’或涉黑涉恶问题”等10种“底线”情形的村干部,给予免职或依法罢免。对涉及违反《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依照有关规定处理;涉嫌违法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任职资格联审和底线管理模式实现了对村干部任职、审查的动态化立体监管。”李程表示,目前该区共审核出64人存在影响村干部任职的情形,18名村干部因严重违反“底线”情形被清理出村干部队伍。(安徽日报农村版融媒体记者 王逸群 通讯员 朱义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