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绩溪县板桥头乡细化工作举措,落实资金和政策,设置村庄卫生保洁、人居环境整治、疫情防控公益性岗位,安排易地扶贫搬迁贫困人口就近就业,确保了他们“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家住板桥头乡中村东坡集中安置区的贫困户汪夏云因为丈夫章龙祥肢体残疾,从板桥头乡冷水组搬迁后一直没有外出务工。为保障该户的收入来源,中村村委会帮助汪夏云家申请了村级公益性岗位—环境监督员,让其负责东坡村民组的卫生巡查和保洁。谈及村级公益性岗位,汪夏云满面笑容的说:“全靠村委会关心我,聘请我为环境监督员,让我的生活有了保障,没有什么比在家门口就业更值得高兴的事了”。
今年以来,板桥头乡玉台村利用村级光伏电站收益开发光伏公益性岗位 9个。在疫情防控期间村里给家住外双组的易地扶贫搬迁户陈老伯也安排了一个新的工作岗位-防疫宣传员。小区封闭式管理期间陈老伯负责外双卡点执勤值守和出入登记。对于这份工作,陈老伯自豪的说:“我从高山上搬下来,是这个村的新村民,但能为我们村出一份力我觉得很自豪”。
针对部分易地搬迁家庭年龄偏大、就业困难的问题,板桥头乡创新开发乡村保洁员岗位,解决易地扶贫搬迁人口就业难题。来自中村的李茂全等4人一早就来到了各自的片区,开始了一天的工作,通过辛勤的劳动有效的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
板桥头乡通过多种形式开发公益性岗位,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不仅让易地搬迁贫困人口通过力所能及的劳动获取报酬,还让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了新环境,适应了新生活。(周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