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连日来,郎溪县凌笪乡在做好防疫的同时,加大春耕春种农技服务力度,加快推动春耕生产步伐,各地呈现出一派火热的春耕生产场景。
日前,笔者来到凌笪乡汤桥村东新果蔬种植家庭农场,只见29个塑料大棚一字排开,在各个大棚里,10多名工人们分散作业,他们有的在给西红柿进行人工授粉,有的在给西红柿搭架子,还有的在采摘已经成熟的西红柿。
“前几天气温骤降,这两天又持续升温,许多西红柿果子都开裂了,今天早上只采摘了两筐,一会准备送到县城的水果店。现在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做好管理,一点都不能马虎。”农场负责人严培东说。
2018年底,严培东与建平镇的蔬菜种植户任成新合伙流转了40亩土地种植水果西红柿,2019年夏天,29个大棚的西红柿给他们带来了60万元的纯收入,这让任成新和严培东信心大增,准备在2020年大干一场。
“2019年底,14个大棚的西红柿苗子已经栽下去了,剩下15个大棚准备今年过了年就栽种,没想到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正月初六复工计划泡汤了,那些天我们十分着急。”任成新说。
2月25日,严培东复工的申请终于获批,工人复工后,严培东严格要求工人佩戴口罩,分散作业,紧赶慢赶终于把另外15个大棚的西红柿苗子栽下去了。随着气温回升,大棚内的西红柿苗开始爬藤、开花、结果,工人们每天忙着除草、搭架、授粉,大棚里到处是忙碌的身影。
“我从去年开始就在这里干活,一年能挣2万多。今年到这里做活已经有20多天了,一天100元工钱,活不累,在家门口能挣到这么多钱,很满足。”74岁的村民邹任爱笑着说。
而此时,严培东和任成新也没闲着,虽然忙得脚不沾地,但严培东依然很开心:“虽然疫情影响推迟了生产期,但我们加强田间管理,加上乡农技人员的指导,预估今年的收成不会低于往年。”(夏忠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