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我和贫困乡亲的二三事
来源: 2020-04-06 09:05:56 责编: 胡明兵

安徽日报

2018年9月,旌德县吹响了脱贫攻坚集结号,县委、县政府向全县60个非贫困村和社区下派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当年10月,我奔赴俞村镇杨墅村开始我的扶贫工作生涯。

再次见面,我们成了亲密朋友

到村第一件事,了解村里贫困户基本情况。一个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杨卫红。当我看见名字那一刻特别激动。我立马和村干部去了她家。7年前,我还是县广播电视台的一名记者,当年的杨卫红才查出患有尿毒症就被丈夫抛弃了。高额的医疗费和病痛折磨让35岁的她饱受煎熬。丈夫的背叛更是把她推向了命运的深渊。当时我做了一期报道,呼吁爱心人士向她伸出援手。

2018年初,杨卫红离婚后回到娘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351、180”医疗保障政策,她再也不用为高额医疗费发愁了。

后来我们成为了朋友。尿毒症治疗带来的副作用,让她的身体和心里都越来越脆弱。她随时会把烦恼告诉我,我也会经常开导、鼓励她。她从没叫过我“姚书记”,一直以来都是直呼姓名。她的人生,我参与并会一直参与着。这次见面,我们心里都充满了惊喜。

帮助落户,圆了村妇乘高铁回娘家心愿

杨墅村还有我的一个老熟人——赵新江。2017年,我已经调至县政府办工作,但作为宣城日报特约记者的我,在听到赵新江照顾不能行走的妻子八年不离不弃的事迹后,专程采访了他,并撰写了申报他为“宣城好人”的材料。

来村任职后,我发现他妻子竟然没有户口。当年他们夫妇登记结婚后,妻子户籍材料丢失成了“黑户”。我和县级帮扶责任人通过警方联系上了他妻子娘家派出所,了解补办户口程序,向镇党委、政府汇报,安排专人带着夫妻俩去江西老家补办户口并迁户。2019年,赵新江妻子终于在当地入户,他说,多年心结终于解了,今后可以带妻子坐高铁回娘家了。

萍水相逢,我们把彼此当成家人

在村里,我看到57岁的护林员、建档立卡贫困户杨连生每天骑着电动三轮车在各村庄巡逻。我很纳闷,这样一个做事认真手脚勤快的人怎么会成为贫困户?后来了解到,他是被家庭拖累了。年轻时要照顾多病的母亲和残疾弟弟,放弃了出外打工赚钱机会。母亲去世后,残疾弟弟离不开他,还是没法出去赚钱。

现在他自己开挖了12亩鱼塘,并和村民合伙种中药材。看他种养已经初具规模,我和镇帮扶干部商量着,一起为他申报了家庭农场。现在的他特别有干劲,对村里的事也特别关心。我经常会接到他的电话,大到村里的哪些土地可以流转,谁想来投资,小到谁家自来水管漏了,路面渗水了等,很多时候,他成了我的工作伙伴。过年时,我会带上礼物给他拜年,相处一年半,我们把彼此当成了家人。

杨墅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7户40人,目前已全部脱贫。在帮扶他们的过程中,我总会被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困难的不屈不挠感动着。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我和我的1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们会继续努力,让脱贫致富的梦想变成现实。( 作者为俞村镇杨墅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姚小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