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因为疫情影响,全省师生经历了一个超长版的假期。在这期间,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孩子们是怎样学习的?老师们又有着怎样的体验?对于即将到来的中高考,他们有何期盼?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乡村教师们的讲述。
师生齐努力线上全开学
金寨县花石实验学校教师许怡:疫情期间,学校无法正常开学,保障部分学生线上学习成了工作的重难点。3月5日我校分设9个点,由老师带着书去发书点,通知家长们就近领书。部分贫困家庭、留守儿童,一线疫情工作人员的孩子都由老师送书上门。
课本发下去后,每天线上学习,我仍然有担心:担心孩子们在手机前、电视前有没有学,担心他们的眼睛,担心他们的心理出现逆反;也担心家长复工后一些孩子的安全、健康。
我想这次疫情是对家长、孩子、老师的共同考验。疫情虽然给我的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但是也增进了我与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期待疫情结束之时,孩子们心中能种下一颗不畏艰难的种子!
休宁县石田初中教师汪红兴:我们学校地处乡村,180多名学生,大多住在大山里。开展线上教学,我们师生都是头一回。刚开始的那几天电话都被打爆。有的留守孩子是跟着老人,老人不会连线,我们就请求乡村干部帮忙。对于极个别的残疾学生,我骑电动车上门帮忙调试,争取一个不能少。
期间,我骑着电动车家访了三次。发现有些学生没有手机,家长的手机外出上班要用,只能看电视,因此交流不通畅,而且少数乡村网络信号不稳定。线上老师讲课较快,有些学生记笔记不能到位。学生的作业辅导,老师耗费时间长,效果难保证。家长和学生都盼望着能够早日开学,回到正常学习状态。开学后,我们还要及时进行“一对一”的补缺补差,确保一个不掉队。
太和县原墙镇中心学校教师张恒:今年我也体验了一把“网红”的滋味——开启了直播辅导。
2月12日晚上,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在微信群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及作业,并批注)之后,头昏脑胀,尤其是眼睛酸胀难忍。不行,这样下去费时费神,效果还不明显。和同事们讨论再三,大家一致认为用钉钉群直播的方式可行。
于是,从网上学习群直播方法技巧,一开始真的诚惶诚恐。我和几个同事建个群,先拿朋友“练练手”——进行直播试播。果然,第一次直播洋相百出:一会儿画面不稳了、一会儿没有声音了、一会儿切换画面时,把赤脚拖鞋直播出去了……
2月14日上午8:30,我打开群直播,正式开始“网红养成季”。手机、支架、电脑、平板齐上阵,文字、图片、视频轮流转换,第一堂课35分钟,关闭直播,我几乎瘫在椅子上……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现在是得心应手了。这也让我意识到,努力尝试接触新鲜事物,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无尽的乐趣。
安庆市宜秀区月形小学教师汪海燕:在这个“超长版”的寒假里,我鼓励同学们阅读、画画、做手工、学家务,甚至设计出很多别出心裁的游戏,让“宅家”的生活不那么枯燥。
3月2日开始,孩子们开展线上教学。一开始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有的家长不了解教学平台的操作,有的家长不认可这种教学方式。经过耐心沟通,最终,全班同学都参与到线上学习中来。
孩子们线上学习的效果究竟怎样?还需要正式开学后进行一个评估。但这种形式或可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一种延伸,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许可通过这种形式及时了解孩子们在家学习情况,尤其是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孩子。
学生上网课 学校更忙碌
六安市毛坦厂中心学校校长、省名师工作室首席负责人周宏:这个假期过得很不一般,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尽管师生“足不出户”,但感觉比正常上班更为忙碌:备课、制作课件、网上直播、每天统计学生健康情况、群发通知、定时检查学生的作业及体育锻炼打卡视频……
建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开学后不要组织大型活动;要在教育教学内容中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和健康生活方式教育、自律教育;教育教学手段和方法上,要大力加强信息化教育,与时俱进。
金寨二中副校长肖红:这次疫情对我生活、教学产生较大影响。身为分管教学的副校长,要主持全校的线上教学工作,同时身兼班主任、语文教师,又是两个孩子的家长,还要带队到包保小区值班,工作比平时更累,当然更充实。
我校3月2日全面铺开网上教学,尤其注重毕业班教学,更强化了九年级的管理:一是组织九年级各科精英校内录课,按部就班把新课上完;二是要求学生养成网上打卡习惯;三是加强毕业班的春招宣传。
面对疫情,我自己最大的变化是学会了遇事不抱怨,更懂得珍惜。中考就要到来,期待今年学校再创佳绩。
六安市裕安区独山镇中心学校校长、省特级教师王立平:疫情期间,个人生活基本没受到影响。居家隔离,享天伦之乐,还可以坐下来读几本书。其间做了一周“志愿者”,挺充实的。
我是公益组织“六安市四叶草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负责人之一。疫情防控期间,我和伙伴们发起为市人民医院捐款,同时开展留守儿童教学辅助、心理辅导活动。仅1月30、31日两天,我们捐款13470元,为医务工作者购买防护用品。 2月1日起,“四叶草”20余名成员,每天坚守“电脑”8小时以上,为家长“陪伴”孩子提供支持。近40天,两百余家庭接受线上指导。
对教学工作影响,我认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学校新入岗的年轻教师多,教学经验不足,缺少集体备课的磨炼和指导,对其成长有一定的影响。二是孩子们居家时间太长,离开老师的视线,部分学习自觉性较差的有可能惰性重生。 “线上教学”,各级行政、教育部门重视,老师们尽职尽责,但质量能否保证,不可不虑。
桐城市吕亭初中副校长、省乡村首席教师程志斌:正月初二,家人商量取消了“拜新灵”活动。因为我母亲于2019年去世,按照风俗,初二这天,乡邻和亲戚都要来。
正月初七,我开始到学校值班,那时,口罩就变得紧俏起来,药房里难买到了。正月十二,我被抽调到吕亭镇参加疫情防控宣传,前后我换了三次通行证,从学校到市教育局再到市防控指挥部,一次比一次严格。
教学工作也遇到了挑战。疫情期间的网上教学,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推迟到2月17日之后开学。这期间主要是组织教师通过微信、QQ或电话等形式指导学生在家开展自学。第二阶段是开学推迟到3月份,开始网上教学。我们争取当地电信部门支持,免费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户学生安装无线网络。老师们在授课方式上各尽所能,有钉钉直播、QQ直播、微信班级小管家应用等。
截止到现在,我们坚持教学同疫情抢时间,争战果,同时也有更多期待。首先是复工复产后,农村家长要外出务工,学生在家缺少监督,我们期待尽快落实“智慧校园”建设,为学生统一定制学习用的平板电脑,有效地做到教学互动。其次,城乡差距给农村学生的学习条件也带来差距,我们期待,能够为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贫困户,给予实际的网络支持。
学生中高考 老师很牵挂
金寨县南溪中学教师胡静峰、南溪初级中学曾庆禄:疫情完全打乱我们的毕业班课程计划,对于教学工作还是有一定影响。线上学习虽然不是全新的课题,但如果要我们把3000多学生都组织起来,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如有些学生老家网络差,甚至没有智能手机,我们及时联系学校和电信部门,上门给学生配备智能手机并指导学生如何网上学习。
从线上学习情况来看,对于平时成绩好的学生来说,他们有足够的学习自觉性,不会对中考、高考产生大的影响。但对平时不自觉的学生而言,缺少监督肯定有影响。由于大部分学生的家长长年在外务工,对于孩子的教育与监管缺乏经验、缺乏耐心,学习环境与学习条件都存在问题。今年首次采用线上学习,我们2020年的中、高考能不能续写辉煌,只能“拭目以待”。
怀远县双沟初级中学教师陈莹莹:作为毕业班的数学教师,想着孩子们的中考,我心急如焚。学校不能如期开学,我决定利用微信给孩子们上课。
说干就干!我开始制定复习计划,然后建群,学生完成计划上传,我批阅后对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语音、视频讲解。一次练习下来,可以说是筋疲力尽,但只要孩子们乐意学,我也就高兴了。
可一段时间后,发现孩子们的作业上传速度慢了,作业质量也不高,孩子们有厌烦情绪了,怎么办呢?必须要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首先我在批改完作业后,给每个孩子写上寄语,试图给孩子们敲个警钟,又对部分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辅导教育。在此过程中,我发现,加强对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也至关重要。(安徽日报农村版融媒体记者 张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