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疫情定会过去,未来总有希望! ” ——小微企业主调查篇
来源: 2020-03-22 12:38:32 责编: 喻寒松


anhuixinwenwang  企业受影响,但疫情让他们与家人共度了一段难得的好时光,最是难忘

  绩溪旅馆负责人周先华(化名):损失待弥补,陪伴家人的时光却弥足珍贵。

  我今年53岁,老家在家朋乡一个小山村,已经很多年没在老家呆过这么长时间了。目前在绩溪县火车站附近开旅馆,从年轻时就外出闯荡,除了过年很少回老家。

  疫情给旅社造成了至少5万元的损失。算上每个月要还的8000多元房贷,我现在压力很大。

  损失有机会弥补,陪伴家人的时光却弥足珍贵,这是金钱买不来的。趁着疫情在家的空档,我把家里那片常年无人打理的果园修缮了一番,还爬上老家附近的高山,回忆起童年的时光。

  疫情结束后,我打算把旅馆交给妻子打理,自己外出打工,增加点抗风险能力。如果国家能出台租金补贴政策,那就再好不过了。

  合肥驾培公司负责人朱伟 (化名):受疫情影响,要赔一大笔钱,结束后学车人会暴涨。

  我是开驾照培训公司的。3月9日正式复工,从六安农村老家回到合肥。

  受疫情影响,年前驾校有一批学员考完了科目一,准备正月初六就让他们来练习科目二,结果一直拖到现在。因为一个多月没有训练,场地租赁肯定是“浪费”了,再加上人员工资,我要赔进去一大笔钱。

  但有忧也有喜,疫情让我有更多时间和家人相处。我带着孩子和妻子去水库钓鱼、去隔壁村的滞销草莓园里采摘,孩子别提有多快乐了!

  我判断,疫情结束后驾考报名人数肯定会越来越多。考虑把场地对外租赁一部分,缓解一下租金压力。此外,年前一些员工离职,复工后会招聘一批新员工。目前,有很多驾校证照不全或是没有合格场地,也在招生培训,希望国家能整顿规范驾培行业。

  合肥企业咨询公司负责人权磊(化名):损失不大,复工之后要扩大规模。

  复工复产备案表,职工健康情况汇总表,疫情防控承诺书,返工人员统计表……这几天,我一直在忙着准备公司的复工材料,这一堆表格让我忍不住在朋友圈里吐槽。

  事实上,这次疫情对我造成的影响并不大。虽然没有复工,但员工一直在家办公。唯一损失的可能就是一个月5000多元的房租吧。

  疫情期间,我终于有时间体会到家庭的温馨:女儿刚上幼儿园,我在家陪她拼积木,还教她认识了不少汉字。这是她出生后,我陪伴最久的一次。

  复工之后,我准备再招聘20名客服人员扩大规模。公司规模扩大后,希望能得到国家在税费、水电、贷款、社保等方面的支持。

  面对疫情的冲击,他们咬牙加持,盼政府“拉一把”,渡过难关

  黄山区茶叶销售公司负责人方攀:采茶工人短缺,期待政府帮忙。

  我是黄山市黄山区一家农业科技公司负责人,公司主要生产销售茶叶。往年,每到采茶时节,公司会从皖北地区招聘大量的采茶工,今年受疫情影响,计划要泡汤。

  受疫情影响,不少茶农对今年的茶叶销售感到担忧,害怕卖不出去,我也持保守态度。建议政府府部门组织开通复工直通车,用大巴车从皖北地区把采茶工接回来,并适当简化复工流程。

  疫情期间,我在抖音等平台上发现很多带货的短视频内容,带动了销售。因此,我决定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推广茶叶,毕竟我们是原产地,有很多一手素材可以挖掘。

  合肥软件开发公司负责人钟锦武:疫情影响非常大,努力让企业“活下来”。

  我们是科技型公司,主要业务是服务教育培训领域和新零售领域的软件开发,还有一些合作研发AI智能硬件产品。

  这次疫情影响非常大。 2018年下半年和2019年全年,公司都在做研发,但受疫情影响,公司的准客户(学生和教育培训公司)都没有开业、开学,产品销售基本停滞。

  作为小微公司,资金储备本就不足,现在是在生死边缘挣扎。公司正打折销售产品,加快资金回笼,先活下来,再做进一步打算。我觉得疫情总会过去,未来还有希望!

  合肥教培机构负责人邢冰清:希望教培机构 “抱团取暖”,政府给扶持,房主减房租。

  我老家是庐江的,在合肥做教培机构。这次疫情最直接的就是公司有三个月没有任何收入进账,并且错过了上半年扩充学员数量的黄金期。同时,房租、人员工资等刚性支出不减,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我觉得,即便是教育部门通知复课,家长也会暂缓考虑送孩子出来。我希望各个教培机构能抱团取暖,停止打价格战之类的恶性竞争,开展多科目联合的综合培训;政府能针对小微企业给予政策补贴,如减免税收、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房屋业主能减免部分房租,因为企业支撑不下去,房屋出租也会变得困难。

  颍泉乡村幼儿园负责人候全芳:幼教基础薄弱,盼政府“拉一把”。

  我是在颍泉区宁老庄镇曹寨村办幼儿园的,今年已经是第10个年头了。从疫情开始到现在,算上人员的基本工资支出和房屋租金,已经亏损了8万多元。

  比起经济损失,我更担心师资流失问题。费劲千辛万苦招来了14个有幼教资格的老师,即便这样也没法像城市幼儿园那样做到“两教一保”。农村幼儿教育本就存在专业教师紧缺现象,如果疫情持续下去,在只能发放基本工资的情况下,老师们很有可能会选择离开。

  不仅如此,疫情还影响了我新建教学楼的计划。我们园有400多名孩子,去年花了10多万元,做了两栋新教学楼的设计图纸,计划今年春天开工,现在只能延期了。

  我希望政府能够出台针对乡村幼教软硬件建设的具体扶持政策,让城乡儿童站在同一“起跑线”。

  疫情面前,他们从危机中觅到新商机,拓展线上线下融合业务,开启企业新篇章

  砀山连锁便利店负责人绳惠展:线上销售额增长四五倍,将拓展更多门店。

  我们公司一直积极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业务,疫情期间不少门店的销售额不减反增,特别是线上平台的销售额比平时增涨四五倍。

  这次疫情期,便利店等新零售业务解决了群众生活需求的大问题。因此,公司会按照既定计划继续扩张业务范围,将立刻开展在淮海经济区内半径300公里的扩店计划,之后再向全国其他地区扩张。

  芜湖电商公司负责人叶辉:公司业务有增有减,计划多开线下便利店。

  我是芜湖一家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疫情期间,公司的三大块业务有增有减。其中,砀山梨的销售与深加工受疫情影响较小;线下便利店业务的销售额不仅没受影响,还增加了一倍多;海淘业务受疫情影响最大,目前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恢复时间还要看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疫情发展情况。

  经过综合考量后,我决定收缩部分业务,确保公司能“活下来”:砀山梨等农产品销售升级暂缓,海淘业务也暂时停摆。便利店这块,因为线上下单、线下配送模式解决了很多人的物资采购需求,所以我想启动门店扩张计划。

  六安房地产营销数据分发平台负责人黄金龙:拓展线上业务、服务内容,客户购房理念有变化。

  我们公司是在六安地区做房地产营销数据分发的一个平台。打工群体过年返乡本是卖房的旺季,但受疫情影响,售楼部关闭,购房客户基本都窝在家。针对现状,我们尽可能多的把房源信息搬到网上,也为开发企业搭建线上售楼部。

  我觉得,疫情对买房者的购房理念也造成影响。大家对住房会有更高的追求,小户型刚需购房者或会选择更大的户型。物业服务的好坏,也会成为购房者选择的考量要素。(安徽日报农村版融媒体记者 王逸群 陆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