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农民工群体深受影响:有的刚刚上岗,有的工资减少,有的不能开工,有的单位催着上班却迟迟无法成行……记者近日采访了10位农民工,让我们来倾听他们的心声,感受他们的酸甜苦辣。
“想着多挣点”
萧县马井镇张瓦房村何影:2019年11月20日,我开始在合肥一家医药公司做销售内勤,本来说好三个月就转正,由于疫情影响,到现在也没影子。试用期每月工资2000元,转正后3100多元,每月少了1100元呢!
这还不是让我最担心的,我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学习。孩子今年12岁,上小学六年级,在家上网课,总觉得不放心,孩子即将小升初,很关键。
我对目前这份工作挺满意,工资待遇、环境都挺好,还能正常双休。我正想着稳定后,在周末找个兼职,可疫情一来,全都泡汤了。即便如此,我还是很乐观:等到疫情结束,我还是要找一份兼职,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条件。
其实从2月17日,公司就安排了人员值班,但安排的人员较少。一直到3月11日,公司才正式复工,通知全体人员上班。可让我揪心的事情仍未解决:不知道啥时孩子才能开学,就怕他上网课时偷偷玩手机,我没法监管。
枞阳县老洲镇张冰:我在铜陵一家酒店从事服务行业,受疫情影响,收入减少六七千元。但我觉得这只是小事,大事是我和前夫被困在家里,每天四目以对,却又无话可说,那种尴尬,没有切身经历的人是不会明白的。
最近,我所工作的酒店复工了。我立刻开始上班,但每天来吃饭的人非常少。顾客少,意味着我的收入减少,老板已经说了,这个月只发生活费。
我有一个“大”目标,挣够钱回乡下建处房子,可以愉快地度过今后的每一天。看来,我得努力在下半年把上半年的损失弥补回来。
霍山县上土市镇上土市村潘晓:我在上海打拼了十几年,每年回老家过年心情愉悦,但今年回家,“忐忑不安”。
1月18日,我离开上海回老家过年,本打算等读高三的儿子正月初九开学后,就回单位上班。可直到3月5日,儿子开学时间迟迟未定。上海的单位早已复工,隔三差五来电问归期。
儿子即将高考,目前就我一人陪他在老家上网课。把他独自留在老家,我不放心,担心他的成绩下降;可我的单位是民营企业,长时间不去上班,岗位能不能保住,我没把握。为此我常常彻夜难眠,
毕竟,我这个年龄的女性,想重新找一份待遇相当的工作不容易。
最近,儿子开学时间依然未定,而单位那边天天催促我去上班。不得已,3月16日,我把儿子托付给亲戚照顾,带着满心的牵挂回到上海。
我打算攒点钱,争取买辆代步车,方便自己的生活。我相信,只要努力,就有希望。
“终于开工啦”
固镇县新马桥镇郜绣:我在合肥一家商务公司上班,这次疫情,给我造成的经济损失不算太大。主要是因为镇村干部工作到位,让我及时返回了工作岗位。疫情对我最大的影响是不能出门,没法和亲朋好友交流感情。但疫情也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强大、镇村干部的尽职尽责、乡亲们的众志成城。
过完年,我接到村里通知,要求登记相关信息、测量体温,进行健康监测。村干部告诉我,如果一切条件都符合,只要公司正式复工,镇、村就可以出具证明材料,让我顺利复工。
2月18日,镇村把我的手续都办好,就等着公司通知上班。2月27日,我接到单位上班通知,当晚便抵达合肥。因为我有镇村出具的健康证明,没有被要求隔离,28日直接上班,而我有同事被要求隔离。
在老家这么多天,虽然不能出门,但我看到镇村干部和很多志愿者都在用心细致地工作,乡亲们都积极配合,不出门不扎堆不聚会,养成了讲究卫生的好习惯,改变了不少陋习,我由衷地感到高兴。
肥东撮镇许武:遇到疫情,眼下再难,我都必须支持防控,不能添乱。但如果再不出去工作,真有些急了!
原本我在工地,一年10万块收入还是有的;爱人在学校食堂上班,一年也有三四万元收入。疫情一来,我们夫妻俩至今没能出去干活。可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初中,每年至少需要4万元。心里很急,但出外又怕找不到活干,在外面吃喝还得花钱。想在家门口打工,很多企业没开工。 一直等到3月18日下午,工地老板通知可以去看工地了,我的一颗心终于安定下来。
长丰县下塘镇陶兵:我常年在工地干木工活,一天300块,按天付钱,不干不得。今年受疫情影响,直到3月4日,我已经40多天没干活了,跟往年比少挣六七千元。
我家开支不小,几年前按揭在合肥市北城买了房,每个月得支付1700多元。有一个女儿在黄山学院读书,一年需2万多元。妻子身体不好,还要经常吃药。
原来家里的土地还有点流转费,可自打去年流转大户不再流转,一年几千块收入便没了,全家就指望着我做木工挣钱呢! 3月18日,有人打电话给我,让我去给一家饭店做装修,这也算是开工了吧。有活干,就有钱挣,心里没那么慌了。
肥西县严店乡余年:我是个木工,常年在合肥市、肥西上派镇做室内装修。一天工资两百七八十元,干一天算一天钱。从去年腊月二十七停工,到现在没开工。
为了儿子的婚事,2019年底,我在肥西县上派镇买了房,100多平方米,贷款70多万元,一个月需还贷4000多元。儿子在合肥新站区零售衣服,既有网店,也有实体店,现在都开业了,却因疫情影响没什么生意。
3月17日,工地终于通知复工了。上班时工地要求很严,每天都要登记、测体温、戴口罩,中午吃饭一人一位,不准扎堆。这让我感到安心,生活终于又回到了正轨。
定远县池河镇岱山社区刘钟:我是典型的“农民工”,在自家田里干活时是农民,在别人家田里干活时是“工”。我从不出远门打工,就在家门口的一处采摘园里做零工,主要是移栽草莓苗、采摘成熟草莓,不管什么活,一天都是80元。
今年正月,游人没法前来采摘,草莓卖不掉,这可急坏了采摘园园主,也急坏了我。到现在我已少挣2000多元,这些钱能给孙子买不少奶粉呢!好在这几天道路放开,我又可以去摘草莓了。希望疫情尽快结束。
岳西县冶溪镇罗铺村胡峰:我在合肥一家公司打工五六年了。去年腊月二十五,一家五口自驾去重庆亲家处过年。本来是件很开心的事,没想到在重庆被隔离到今年2月26日。公司多次催我回来上班,于是,在重庆办理了健康证,坐飞机赶回合肥,在小区门口登记后回家,相关部门让我签了保证书,并封闭式居家隔离14天。公司催我好几次,我却无能为力。
好在房东、物业帮买菜,可是不上班,工资大受影响啊!疫情前,每月工资将近5000元。但现在整个2月只发基本生活费。儿子原来一个月工资七八千,但他是计件工资,不上班就没钱。儿媳妇上班时,一个月3000多元,现在也只有基本生活费。一家人目前损失近15000元。钱赚得少了,可开支一样没少。
3月7日,在安徽日报农村版报社记者多次协调下,居委会和物业公司终于同意我不用继续隔离,可以上班了。我建议:疫情防控期间,只要有相关证明,并做好防护,可以不硬性隔离或少隔离。
准备去国外务工
金寨县白塔畈镇楼冲村钟良:去年和贵报记者的第一次接触,是因为我想出国务工被骗,寻求帮助。我原本在老家做养殖业,亏本后,改行在工地打工。 2019年,通过一家劳务公司想出国做劳务,没想到被骗,时间也被耽误了。
过完年,我还是准备去国外务工。问了几家劳务公司,由于受疫情影响,还没有开展业务。最近,我联系了金寨县的一家劳务公司,准备到欧洲务工,需要交给劳务公司的中介费达三四万元。劳务公司承诺,在欧洲每个月可挣两三万元人民币。我最担心的是再次被骗,希望疫情过后,政府有关部门能加大对出国劳务中介公司的管理力度,让这些公司诚实守信,再也不敢骗人。(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安徽日报农村版融媒体记者 胡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