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作为特殊人员管理机关、霍邱县司法局承担着50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管理任务。疫情期间,辖区31个司法所管理的社区矫正对象无一缓报、漏报、瞒报信息,也无一被感染。
“紧急通知:鉴于目前新冠疫情形势较为严峻,全县二月份社区矫正集中教育活动取消,各司法所可利用电话、网络等手段开展社区矫正相关工作……”2月初,县社矫大队负责人邢春笛就在社区矫正微信工作群发布紧急通知,取消每月一次的线下集中教育活动。
接到通知后,新入矫、解矫仪式,公益劳动等聚集性活动全部暂缓,改为线上学习,刷证报道。微信群成为特殊时期防疫知识宣传和社区矫正对象学习的主要平台。
与此同时,通过微信平台不定期抽查社区矫正对象定位与定位手机、定位手环,电话汇报等多元化方式结合开展监督管理,在疫情期间更加确保了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不脱管、不漏管。
“疫情期间,请各位一定注意和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如有咳嗽、发热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这是霍邱县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在微信群里询问和重复的话语,虽然啰嗦,但是疫情特殊,在苦口婆心中体现了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人员独有的温情。
“王某,你的手机昨天又关机了,打电话也不通,微信也不回复,请你及时查看,保持开机。鉴于是再犯,现口头警告,疫情过后增加公益劳动一次。”长集司法所的工作人员在进行完每日两查的定位手机监督工作后,对社区矫正对象王某的行为予以严厉批评,同时给予了相应处罚。疫情虽然特殊,但是管理仍然不能松懈。
全民战“疫”,每一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疫情期间,众兴集和曹庙镇的两名社区矫正对象在抗击疫情氛围的感召和带动下,争当志愿者,主动报名参与到防疫卡点的值班工作中;临淮岗乡的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在抗击疫情中无偿献血;马店镇的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向当地村委会捐赠3000元助力抗疫。(白静/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