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朱楼镇:老党员勇当战“疫”排头兵
来源: 2020-03-01 16:40:06 责编: 冯长福

连日来,砀山县朱楼镇广大党员干部挺身而出,勇敢战“疫”,其中邵寨村许王屯自然村六旬老党员王殿礼,更是毫不退缩,坚守一线,争当“排头兵”。他身先士卒,敢挑重担,防疫工作极其负责,充分发挥了一位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善当防疫“宣传兵”

疫情发生后,王殿礼主动请缨,负责王屯组的疫情防控工作。一个多月来,他带领党员群众穿行于熟悉的村间,执勤、入户排查、宣传防控……忙个不停。疫情防控,宣传为先。有多年农村工作经验的王殿礼,知道宣传工作重要性。他和党员志愿者一起入户发放《给全镇群众的一封信》和《疫情防控知识“明白纸”》,深入宣传防疫知识和注意事项;并与村民们耐心沟通,有效避免了大规模人员聚集。

“平时尽量不要出门、不串门、不聚会,必须出门时,外出就一定要戴口罩,要勤洗手、常通风、拒野味、不恐慌、不传谣……”许王屯村民经常能听到王殿礼的广播。为了全村群众生命安全,他自己买来了大喇叭,安装在电动三轮车上,做成简易的广播车,用通俗易懂的话语,走村入户宣传防疫知识。

王殿礼还把在家的党员联合起来,大力宣传抗击疫情的相关政策,劝说村民不要外出,宣讲日常防范注意事项,传达上级防控要求,并驱散三五成群的人员,让村民自觉提高防范意识,全村形成人人参与、群防群治的疫情防控格局。

勇当战疫“哨卡兵”

村头设卡是落实“外防输入”的重要措施,是村庄防护的最重要的一道防线,关系到全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现在村里实行封闭式管理,你们是哪地方来的?回去吧,我们这里封闭式管理,不能通过……”按照防疫工作要求,王殿礼和党员志愿者在卡点昼夜轮流值守,一刻也不敢放松,经常劝说试图进村的外村人员。“现在不能出去,你在家是安全的,出去就不安全了,有可能传染上病毒。你年轻力壮、身体健康、免疫力强,你家里的老人和孩子身体抵抗力可不强啊!你还是回家吧,别出村了。”看到有的村民想出村,王殿礼苦心婆口耐心劝返村民。虽然一开始有村民怀疑、不理解,但王殿礼坚信,只要自己和党员共同守好疫情防控这道关卡,就一定能守护好他们的村庄。

“关键时刻,党员就必须严格执行上级的疫情防控规定,一点儿都不能马虎。”王殿礼坚定地说。在防疫值守卡点,王殿礼常常一站就是大半天。截至目前,他在这个卡点已劝返群众数百人次。

乐当抗疫“勤务兵”

邵寨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很多村民都返乡回家过春节。摸清返乡人员的底数,才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王殿礼接到上级要求摸排武汉返乡人员登记的命令后,顾不上休息,就迅速投入到返乡人员摸排工作中,逐户逐人像“过筛子”一样摸排核查,确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同时耐心劝导他们做好居家隔离观察。每到一户,他都反复核实情况,认真测量体温,细致做好记录,并对他们说:“我是咱村的扶贫组长,这次具体负责咱村的疫情防控工作。你们回来了,在家生活上有啥困难,尽管和我联系,我会尽力帮你解决。”经过挨门逐户认真摸排,王殿礼共摸排出从武汉打工回来12人,并对其登记建档,在全镇率先完成了摸排任务。

对于包保的武汉返乡人员,王殿礼严格要求他们自行隔离。为避免与其他人接触,他亲自上门服务,给他们送去体温表、消毒液和宣传资料等,并联系村医生每天两次上门给他们测量体温。隔离病毒,不隔离关爱。在严格要求隔离的同时,王殿礼还进行暖心的帮助,自愿到镇上为他们采购生活必需品,成为全村组的商品“代购员”。他把隔离户所需要的生活物品和数量一一细心地记在本子上,每次出去都采购回来满满一三轮车,让隔离群众每天都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等。

有一次,王殿礼正在卡点值守,突然接到一个武汉返乡人员的电话。原来这个隔离人员的父亲老胃病又犯了,但由于他正处隔离期间无法出门,不能带父亲去医院看病,非常焦急。“鉴于疫情的严重性,而你们又不能出门,我愿意护送你们的老人去医院看病。”王殿礼急速赶到后,这样劝说病人的家人。他把这个情况上报村、镇书记同意后,第二天一早,王殿礼安排好卡点工作,就护送病人到医院看病。就这样,他忙里忙外,拿药吊水,直到治疗结束才把病人送回家。

王殿礼对疫情防控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称赞。王殿礼却平静地说:“为了全体村民的生命安全,我一定要坚持到底,绝不让我们这个卡点出现任何问题。”(李艳龙  李明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