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安徽日报农村版融媒体记者从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近日出台17条政策措施,支持疫情期间我省农业企业平稳健康发展、保障农产品供应。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在发布会上介绍说,新冠肺炎疫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农产品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不畅,蔬菜进城难、农资下乡难、农业企业用工难。为帮助涉农企业共克时艰,努力把疫情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我省从组织企业复工复产、加快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推进企业降本减负、强化保障服务五个方面,明确了17条具体举措。
据悉,我省将优先支持饲料、畜禽屠宰、农产品加工以及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复工复产。落实好蔬菜等生活物资和农业生产资料点对点保供运输“绿色通道”政策,确保“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
截至2月21日,全省127家生猪屠宰企业已复工101家、复工率79.5%,55家家禽屠宰企业已复工29个、复工率53%;277家饲料企业已复工174家、复工率63%;230家化肥企业已复工115家、复工率50%;57家农药企业已复工32家、复工率56%;275家种子企业已复工129家、复工率47%。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步好转,各类企业复工进度明显加快。
据卢仕仁介绍,当前我省“菜篮子”产品供应有保障,价格保持稳定。今年截至目前,全省蛋类总产20.2万吨,同比增长1.55%;奶类总产3.9万吨,增长0.73%。水产品产量约55万吨,增长1.1%。蔬菜产量302.3万吨,增长2.45%。生猪期末存栏1249万头,环比增长1.74%,其中能繁母猪存栏128万头,环比增长1.95%。
全省在田小麦4300万亩,苗情长势好于常年同期。其中,一类苗占43.9%,二类苗占39.8%。一、二类苗占比较常年分别增加了10.1和18.9个百分点。在田油菜533万亩,其中一类苗占31.5%,二类苗占44.6%。一、二类苗较常年增加2.1个百分点。
支持农业企业的主要政策措施如下:
支持家禽集中屠宰。对年屠宰能力超过5000吨的家禽屠宰企业储存耗损和用电费用给予适当补贴,省级农业产业化资金予以适当奖补。重点帮助养殖场(户)和饲料企业、屠宰企业建立对接机制,协调金融机构解决家禽养殖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难问题。统筹冷库资源,增加冻猪肉储备,地方政府必要时要开展禽肉、禽蛋产品临时收储工作。对在农村建设的保鲜仓储设施用电实行农业生产用电价格。
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对持有祖代以上有效《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养殖场(户),按每套3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将养殖场(户)贷款贴息补助范围由年出栏5000头以上,调整为年出栏500头以上。将与疫情防控重点物资保障相关的企业纳入国家专项再贷款、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专项贷款和贴息政策支持范围。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涉农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原有水平基础上下浮10%以上。政策性担保公司扩大反抵押范围,平均担保费率降至1%以下。
推进企业降本减负。全额退还疫情防控期间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涉农企业用水、用气价格均下调10%,期限为3个月。因疫情影响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涉农企业,可延期缴纳税款,最长不超过3个月。
阶段性减免社会保障费。阶段性减免涉农企业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单位缴费,以减轻疫情对涉农企业特别是中小微涉农企业的影响。从2月到6月可对中小微涉农企业免征上述三项费用,从2月到4月可对大型涉农企业减半征收。6月底前,涉农企业可申请缓缴住房公积金,在此期间对职工因受疫情影响未能正常还款的公积金贷款,不作逾期处理。(安徽日报农村版融媒体记者 张玉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