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广德市桃州镇农户们的草莓销售计划,草莓滞销,农户们积极“自救”,寻求“他救”,从“滞销”变成了“直销”。
一辆行驶的“隔离车”
“往年这个时候草莓根本不缺销路,但今年受到疫情影响,眼看着就都要烂在棚里。”佛堂村书记汪普江十分着急,“人能在家不出门,可熟透的草莓不能在地里等上14天啊。”种植户们也是急得上火。“我已经联系好了接收点,大家把草莓放在卡口,每天我来运输。”陈超是佛堂草莓合作社的一员,他主动站了出来。
同时,在村委和草莓种植户的共同争取下,主管部门也开了一张运输许可证。于是,从大年初一开始,陈超便开启了他17天的“运输隔离”之旅。“其实也挺孤独的,每天一个人跑车,不和别人说话、不接触人,连每天收钱分钱都是转账的。”陈超每天把车子停在村外,就住在车厢里,“有家回不去,吃饭也是老婆送到车子边的那块大石头上。”陈超每天往返为佛堂村的草莓种植合作社日销3000余斤草莓。
一种销售的“新模式”
“5斤起送,10元每斤,果大味美!联系电话×××。”这样的草莓广告在朋友圈中已经被“霸屏”了,不少草莓种植散户都通过“线上交易”的模式,让草莓销售出去。
张正兵是多年的草莓种植户,今年天气暖和,种的八个大棚草莓都获得了大丰收,“我往年都是去宣城卖,今年也是没办法,我也学新潮了,玩网上销售,虽然收入不如以前,但也不至于亏得太厉害。”同时,镇村的工作人员也在积极帮助农户们转发,“我们现在以村为办公地点,看着草莓浪费了,也心疼,所以我们成了推销员、联络员、快递员。” 镇自然资源规划所所长闵道科说道。
一张便利的“通行证”
一大早,塘口村的草莓经销商卢德军就来到村委会,他听说草莓运输车辆可以办通行证,就立刻来咨询办理需要的相关手续。“往年这个时候每天要收上千斤草莓送到湖州去,前段时间车辆无法通行,可真把我愁坏了。”“你带着这个报备表,填一下,再送到交通局就行,从浙江湖州回来要到我们这量下体温。”塘口村工作人员周双琴说道。
卢德军立刻去了交通局,不到十分钟,就拿到了通行证。“正好中午可以将草莓送出去了,刚收了接近2000斤,休息了这么多天,该开工了!”他的语气里满满的期待。“通行证办理的手续、流程一直在简化,现在不少大户、经销商都办了,相信很快草莓的销售就能恢复正常了。”塘口村的书记刘德华对未来草莓的销售充满希望。
(何璠 许昊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