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一只“鸡”年产50亿“金蛋”
来源: 2020-01-02 09:12:54 责编: 喻寒松

       在全国有名的三黄鸡繁育基地宣城市宣州区,家禽业已成为当地支柱产业。然而,经过近40年的发展,传统禽产业怎样才能转型提升?记者近日在该区采访发现,在国家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背景下,宣州区以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平台,以家禽产业为主导,推动现代农业要素向产业园集中,打造产业集群,禽产业规模和层次实现了转型升级。

  延长产业链条

  “公司现存栏祖代种鸡5万套,父母代种鸡45万套。这是我们的箱式孵化器,年孵化商品苗鸡6000万羽。我们还在省内率先启动高标准立体笼养转型升级,共改造标准化鸡舍15栋,鸡舍面积15万平方米,笼养年出栏肉鸡300万只。同时还拥有饲料加工厂1座,年加工畜禽配合饲料12万吨。 ”华卫集团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该公司已经建立从孵化到饲料、养殖再到冰鲜、熟食的全链条生产线。

  记者看到,无菌车间里,肉鸡宰杀、去毛、清洗、包装全部环节都实现了全自动化操作。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积极打造长三角地区清真鸡肉供应基地,他们不仅生产冰鲜鸡,还打造出熏、腊、酱、卤四大系列熟制产品,研发了自加热鸡汤。

  “我省现代农业产业园普遍感觉园区不够强,园区产值超20亿元的不多,高水平有特色的园区不多。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汤高平分析,主要因为这些园区主导产业特色不鲜明,多数园区同质化现象比较普遍。相比之下,宣州区积极推进产业集群化,家禽产业从起初单一的肉鸡养殖,发展形成了集种禽、苗禽、蛋禽、肉禽、禽产品和饲料加工于一体的产业集群,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

  瞄准羽绒加工

  要彻底改变传统产业卖产品、卖原料的格局,在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看来,关键要在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中围绕主导产业,瞄准三产融合,把精深加工、贸易流通作为主攻方向,引导农产品加工业、生产服务业企业向园区集聚。记者了解到,宣州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不仅建设有农产品加工园,还依托禽产业优势,打造了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瞄准羽绒加工市场。

  在安徽华英新塘羽绒有限公司车间里,机器轰鸣,却鲜少见到工人身影。 “这是我们的全自动生产线,能有效避免粉尘对人体健康的伤害。 ”公司负责人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我们10个月就投产了,现在是一期工程,只是初加工羽绒,年销售额能达到10个亿。二期工程建成后,还可生产羽绒被等,预计年产羽绒5000吨以上以及家纺等床上用品1500万件,年销售额达20亿元以上。 ”

  据了解,自2015年初启动建设以来,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1家,预计2019年羽绒产值达30亿元, 2020年产值超100亿元、税收超2亿元。“未来,加工园将成为全国最大的羽绒原料加工集散中心、羽绒制品生产与出口中心、羽绒产业集聚中心,全国一半以上的原料和羽绒制品将出自宣城。 ”宣州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
突出利益联结

  “我们的原料鸡都来自于基地以及农户的合同鸡,一般不从市场购买散鸡。 ”华卫集团禽业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合同鸡就是合作社农户的订单鸡。

  同样,在宣城市和超禽业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记者也发现,该公司的原料鸡均来自于依托公司建立的和超养殖合作社,该合作社现存栏量450万羽。 “公司实行五统一,即统一雏苗、饲料、防疫流程、技术指导、保价回收的保姆式管理。养殖户只要把畜禽养好,就可以获得可观收益,公司基本上承担大部分养殖风险和全部市场价格风险。 ”

  “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利益联结不紧。农民不能分享到更多的产业增值收益。 ”汤高平说,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要让农民分享更多成果,不能仅停留在土地流转、入园打工这些简单合作方式上。

  记者了解到,在宣州区,以华卫、木子、和超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通过搭建完善的合作社组织,形成了 “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一大批农民创新创业。据统计,目前全区从事家禽养殖、加工、运输、销售超过5万人,实现持续稳定增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