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这一天对于家住太和县桑营镇桑庄村建档立卡贫困老人张心林来说,是终身难忘的高兴日子,因为孙子张雨收到了来自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自高考分数公布以来,太和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牧愚、帮扶对接单位太和县检察院检察长李飞、该镇党委政府等先后前来看望慰问张雨。
太和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刘牧愚表示:“张雨同学为全县广大青年学生树立了“志存高远、砥砺奋进”的榜样,希望全县广大学生要以张雨同学为榜样,努力学习,艰苦奋斗,用优异的成绩回报家人、回报社会。”
县检察院检察长李飞表示:“知道这个消息后,我们很高兴。作为贫困户,考上清华大学实属不易。教育扶贫就是要鼓励贫困家庭的孩子不因贫困而颓废,努力学习,改变现状。”
张雨出身于“寒门”,为了生计,张雨年幼时父母就常年外出打工,夫妻二人起早贪黑忙活,但再苦再累,在孩子们教育问题上,两人却从未犹豫过,虽然没有多少文化,但他们深知“唯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对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尽全力支持。张雨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爷爷患有脑梗死,奶奶体弱多病,均无劳动能力,2015年被识别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一系列的帮扶政策切实让这个紧巴窘迫的家庭发生了改观。
从小学到高中,张雨同学生活上非常独立,学习成绩在学校一直都名列前茅,是广大团员青年的模范。经过十数载地辛勤付出,2019年高考,张雨同学厚积薄发,以691分(语文112分,数学147分,英语139分,理综293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能源与电气类专业录取。
能够考取中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可谓是一场马拉松式的比赛。对于贫困户家庭的孩子来说,没有足够的恒心和毅力是难以抵达终点的。当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紫色封皮被缓缓打开时,清华大学的校门慢慢矗立在眼前,我们由衷地为张雨同学感到骄傲和自傲,我们知道,为了这份通知书,张雨同学这个略显腼腆而又自信的阳光男孩在学海中付出了无数的汗水和努力,最终得以圆梦大学、圆梦清华。
(作者:丰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