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砀山县葛集镇:激活群众“美意识” 营造农村“好乡风”
来源: 2019-07-05 09:16:03 责编: 刘刚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尚美之道,千古之风。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走好乡村振兴第一步,砀山县葛集镇因地制宜、因村定位、因户施策,深入开展了“最美庭院”评选活动,广大群众热情参与,村容村貌美丽“蝶变”,展现出了一幅“农家庭院美,乡村景色美”的美好画卷。

让农村群众“动”起来,庭院美起来。高寨村地处偏远,皖苏交界处,伸脚是江苏,收腿是安徽。以前群众认为天高皇帝远,两省都管不着,所以村庄脏乱无序,一条主干道“九岗十八洼”,无人光顾。如今,村“两委”干部结合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宣传发动群众保护环境,创建美丽家园。在镇村干部的发动下,全村群众齐动手,清理柴草、清运垃圾,栽花木、种果树,家家户户绿意浓,夏秋两季瓜果香。这是该村在最美庭院创建活动中发生的喜人变化。

要让农村美起来,就得让农村群众“动”起来。该镇根据各村实际,提出以“庭院布局美、杂物摆放美、环境卫生美、栽花绿化美、发展和谐美”为创建标准,并在葛集镇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推出“寻找最美庭院了!葛集镇评选最美庭院,前20名有奖金哟!”参选文章,各村积极响应,宣传发动,干部群众在各自的微信朋友圈转发,当天阅读量达2300余人次,使创建活动掀起了高潮。

创建美丽庭院,旨在通过唤起群众的“美意识”,达到院美、室美、厨厕美、村庄美。在此基础上,该村还进一步制定星级庭院评选、门前三包等制度,引导广大群众改善生活环境,争做星级“最美庭院”户,过去群蝇乱舞的村子变成了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

把农民培训“抓”起来,意识变起来。台上讲得声情并茂,台下听得聚精会神。在该镇白蜡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堂由镇党委书记翟永生上的“如何倡导文明乡风”的课,吸引了该村百名群众,不少人边听边问,互动的同时让群众明白了农村环境整治的意义,树立文明新风的重要性。群众高兴地都说:“听书记讲课,真长见识。”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该镇95名村两委干部、125名扶贫小组长编织成了72个环境整治“网格长”,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从自身做起,从自家庭院清起,用清爽整洁干净的庭院环境现身说法,激起群众创建的最美庭院的意识。广大群众逐渐改变了没事时走东串西、说闲话打麻将的陋习,每天清早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打扫庭院,清洁院内院外卫生,慢慢养成了如同每天必须刷牙、洗脸的卫生好习惯。

创建最美庭院的核心是“人美”,只有以人的素质提升,最美庭院才会有美丽的魂魄。截至目前,全镇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普遍开展了每月一课、“晒晒我的最美庭院”实践分享等活动,乡邻之间传授卫生清洁、绿色环保的生态理念,传授实用、易学的栽培绿化技术等,广大群众思想意识实现了“要我美”到“我要美”的巨变。

将最美庭院“评”起来,乡风好起来。庭院美,家风美。家风美,村风好。在“最美庭院”创建活动中,该镇积极开展“最美庭院”评选和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引导群众分享好经验、传颂好家风。

“俺村没评上的5户,正攒着劲清理庭前院外,争取下次能评上最美庭院呢!让在外打工的孩子回来也感觉光荣,媳妇也好说!”该村党总支书记吴志刚风趣地说。鼓励村民们把自家庭院打扮得更美,不是追求‘高、大、上’,而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追求一种朴素的美,也就是干净清爽整洁。

为让更多的农村家庭在参与中相互学习提高,该镇组织各村紧紧抓住“经常晒”、“定期评”、“相互赛”等形式,让“晒晒我的美丽庭院和最美家庭”风采展示及最美庭院擂台赛等活动在全镇遍地开花。七一期间,该镇对评选出来的前10名“最美庭院”进行了表彰,每户发放了500元创建奖金。活动开展以来,共评选表彰最美庭院296户,发放创建奖金15.8万元,涌现出“银杏小院”吴志刚、“花满庭院”孙远建“最美家庭”户。

自开展“最美庭院”评选活动以来,村民们不仅养成家居保洁的好习惯,也培养起了自觉爱护、维护公共场所卫生的好品格。同时,村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尤其在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方面,正在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引擎作用。“最美庭院”创建依旧在路上,要使一个个农村家庭由内而外得到提升,只有通过不断深化的创建活动,以众多农村家庭的“庭院小美”,汇聚成美丽乡村的“乡风大美”。(戴红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