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新闻网乡镇融
合作热线:0551-65179778      来稿邮箱:anhuixzr@vip.163.com
“三夏”四问
来源: 安徽日报农村版 2019-05-20 09:08:09 责编: 喻寒松

     5月14日下午,省政府召开全省“三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夏收夏种和夏粮收购工作。作为每年我省农业工作的重头戏,今年“三夏”天气怎么样?农机够不够?禁烧严不严?夏种怎么种?针对这些问题,会上一一给出回答。

  一问:天气好不好?

  俗话说:“夏粮归仓、心中不慌;以秋补夏、担惊受怕”。今年初,针对小麦赤霉病大流行风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控力度空前,为今年小麦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于各级各部门应对得力、防控有效,气象预报预警及时,目前主产区赤霉病总体偏轻发生。 ”省气象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如是介绍。那么,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里,能否将“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在握”,看的就是“老天爷”的脸色了。

  从气象部门先期预测情况来看,夏收期间或将以晴好天气为主,总体利于小麦成熟、收获。但是在5月下旬后期至6月上旬前期,也就是5月31日-6月2日左右,或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可能导致小麦出现植株倒伏、穗发芽、烂场雨等灾害发生。此外,夏收期间气温总体偏高、降水偏少,需防范高温对灌浆的不利影响,以及沿淮淮北地区后期可能出现的干旱对夏种的不利影响。为此,省农业农村厅强调,各地要抢前抓早、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二问:农机够不够?

  午收效率看机收。麦收期间,天气复杂多变,关键要发挥好农业机械的主力军作用。

  记者获悉,“三夏”期间,全省计划投入各类农机具320万台套,机收水平稳定在98.5%以上。目前,全省已向机手免费发放3.5万份农机《跨区作业证》,并及时开通了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和农机专用加油通道。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在会上强调,夏收期间要抓好农机服务保障,及时组织好油源,保障机收用油需求。要加大治安巡查力度,落实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及时疏导跨区机收作业机具。

  三问:禁烧严不严?

  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我省始终坚持堵疏结合,强调要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控。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的禁烧要求保持不变,要实现 “零火点、零报告”。这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没有打折的余地。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要强化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严防因秸秆露天焚烧造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

  同时,要抓好秸秆综合利用,确保到 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今年,我省将继续举办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确保展会办出影响、办出水平、办出成效。时间暂定在6月17日至18日。

  四问:夏种怎么种?

  稳定粮食生产,秋粮是大头。今年计划全省秋粮播种面积达6500万亩以上。

  我省要求,夏收之后,各地就要抓住墒情较好的有利条件,组织农民进行抢栽抢种,做到收获一块、耕整一块、播栽一块,力争在最佳播栽期内基本完成夏种任务。

  我省还积极推进夏种结构调整。皖北地区将围绕专用饲料玉米、青贮玉米开发,扎实搞好粮改饲示范。今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安排我省50万亩轮作任务,轮作区域扩大到全省,在原有大豆轮作的基础上,新增了油菜轮作。承担轮作试点任务的蒙城县、涡阳县、埇桥区、泗县、太和县、临泉县、界首市、怀远县等8个县(市、区)要确保任务完成。沿江地区围绕稻渔综合种养 “百千万”工程实施,大力发展稻鱼共育、稻鸭共生、稻虾连作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今年全省要稳定实现300万亩,推动种养结构优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另据农业部门提醒,今年夏秋生产期间,我省江淮流域要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的病虫监测预警。这种以农作物为食的入侵性害虫,具有食性杂、繁殖能力高、迁飞扩散快的特点,严重威胁玉米等农作物生产安全。一旦发现入侵,立即防治扑杀。记者张玉芳

  5月14日下午,省政府召开全省“三夏”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安排部署夏收夏种和夏粮收购工作。作为每年我省农业工作的重头戏,今年“三夏”天气怎么样?农机够不够?禁烧严不严?夏种怎么种?针对这些问题,会上一一给出回答。

  一问:天气好不好?

  俗话说:“夏粮归仓、心中不慌;以秋补夏、担惊受怕”。今年初,针对小麦赤霉病大流行风险,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控力度空前,为今年小麦丰收奠定了良好基础。

  “由于各级各部门应对得力、防控有效,气象预报预警及时,目前主产区赤霉病总体偏轻发生。 ”省气象局有关负责人在会上如是介绍。那么,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时间里,能否将“丰收在望”变为“丰收在握”,看的就是“老天爷”的脸色了。

  从气象部门先期预测情况来看,夏收期间或将以晴好天气为主,总体利于小麦成熟、收获。但是在5月下旬后期至6月上旬前期,也就是5月31日-6月2日左右,或有一次较明显降水过程,可能导致小麦出现植株倒伏、穗发芽、烂场雨等灾害发生。此外,夏收期间气温总体偏高、降水偏少,需防范高温对灌浆的不利影响,以及沿淮淮北地区后期可能出现的干旱对夏种的不利影响。为此,省农业农村厅强调,各地要抢前抓早、全力夺取夏粮丰收。

  二问:农机够不够?

  午收效率看机收。麦收期间,天气复杂多变,关键要发挥好农业机械的主力军作用。

  记者获悉,“三夏”期间,全省计划投入各类农机具320万台套,机收水平稳定在98.5%以上。目前,全省已向机手免费发放3.5万份农机《跨区作业证》,并及时开通了农机跨区作业绿色通道和农机专用加油通道。

  省农业农村厅厅长卢仕仁在会上强调,夏收期间要抓好农机服务保障,及时组织好油源,保障机收用油需求。要加大治安巡查力度,落实农机跨区作业免费通行政策,及时疏导跨区机收作业机具。

  三问:禁烧严不严?

  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是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之一,我省始终坚持堵疏结合,强调要切实加强秸秆禁烧管控。

  记者从会上获悉,今年的禁烧要求保持不变,要实现 “零火点、零报告”。这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没有打折的余地。省政府要求,各级政府要强化秸秆禁烧主体责任,建立网格化监管制度,严防因秸秆露天焚烧造成区域性重污染天气。

  同时,要抓好秸秆综合利用,确保到 2020年全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0%以上。今年,我省将继续举办安徽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博览会,确保展会办出影响、办出水平、办出成效。时间暂定在6月17日至18日。

  四问:夏种怎么种?

  稳定粮食生产,秋粮是大头。今年计划全省秋粮播种面积达6500万亩以上。

  我省要求,夏收之后,各地就要抓住墒情较好的有利条件,组织农民进行抢栽抢种,做到收获一块、耕整一块、播栽一块,力争在最佳播栽期内基本完成夏种任务。

  我省还积极推进夏种结构调整。皖北地区将围绕专用饲料玉米、青贮玉米开发,扎实搞好粮改饲示范。今年,农业农村部继续安排我省50万亩轮作任务,轮作区域扩大到全省,在原有大豆轮作的基础上,新增了油菜轮作。承担轮作试点任务的蒙城县、涡阳县、埇桥区、泗县、太和县、临泉县、界首市、怀远县等8个县(市、区)要确保任务完成。沿江地区围绕稻渔综合种养 “百千万”工程实施,大力发展稻鱼共育、稻鸭共生、稻虾连作等稻田综合种养模式。今年全省要稳定实现300万亩,推动种养结构优化,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另据农业部门提醒,今年夏秋生产期间,我省江淮流域要加强对草地贪夜蛾的病虫监测预警。这种以农作物为食的入侵性害虫,具有食性杂、繁殖能力高、迁飞扩散快的特点,严重威胁玉米等农作物生产安全。一旦发现入侵,立即防治扑杀。(安徽日报农村版记者 张玉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