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江淮行|当好“店小二” 架起政企“连心桥” ——黄山市政协全链条服务助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来源:江淮时报 2025-09-20 10:31:56 责编:王悦 朱媛

 

近年来,黄山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积极建言、主动服务,从助力重大项目落地投产,到推动特色产业转型升级,始终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用“店小二式”的贴心服务,架起政企沟通的“连心桥”,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农夫山泉(安徽黄山)饮用水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的自动化生产线。

9月10日,记者跟随“政协江淮行”采访团走进农夫山泉(安徽黄山)饮用水有限公司。明亮洁净的车间内,多条自动化生产线有序排布,从原水过滤、瓶胚吹塑,到灌装封盖、贴标装箱,一系列复杂工序在机械臂与智能设备的协同下高效运转。

“从动工到投产仅用11个月,今年1月至8月产值就达到了近8亿元。”提及农夫山泉黄山工厂的发展速度,农夫山泉黄山公司总经理、黄山区政协委员梅丙生难掩喜悦。

而这一成绩的背后,离不开黄山市政协在服务企业、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坚实作为。

“我们以‘亲和、精准、专业’的‘店小二式’服务为抓手,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全程跟进、精准发力。”市政协二级巡视员、农夫山泉黄山基地项目工作专班负责人李胜利说,为助推农夫山泉项目在黄山顺利落地,市级层面成立工作专班,面对项目手续办理、用工短缺、能源保障、交通配套等难题,积极协调各部门简化流程、打通堵点。

为解决招聘难问题,市政协和黄山区政协协助企业对接人社局,不仅帮助当地301人就业,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人才回流,真正实现了“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有效融合。同时,推动相关部门优化供给、改善周边道路条件,为项目顺利建设投产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4条天然水生产线和2条饮料生产线已全部建成投入生产,年产值将有望实现20亿元。”展望未来,梅丙生说,工厂还将依托当地旅游资源,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工厂,向游客开放参观展示区、玻璃参观栈道、水质实验空间、茶文化体验空间等,助力黄山文旅产业发展,真正让量大质优的水资源变为发展优势,实现生态“好水”向产业“活水”的转化。

与此同时,黄山市政协为企服务的版图也在持续拓展——通过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助力黄山市成功引进了远景能源、星巴克等国内外一流企业,为黄山产业升级与经济多元化发展添砖加瓦,也让“店小二式”服务的影响力辐射更多领域。

黄山市、黄山区两级政协组织与企业负责人在黄山太平猴魁博物馆开展调研。

茶产业作为黄山的特色产业、生态产业、富民产业,近年业绩喜人,呈现勃勃生机。如何让这一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是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题。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黄山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充分感受到了市政协“店小二式”的服务。

“一方面我自己作为政协委员,会通过提案、社情民意信息来反映茶产业发展的相关情况并提出相关意见建议;另一方面,市、区两级政协会通过重点提案督办等方式,来促进建议的落地转化,推动企业发展。”六百里猴魁茶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市政协委员、黄山区政协常委凡涛说,在政协力量的助推下,公司不仅建立了黄山太平猴魁博物馆,让太平猴魁茶文化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还引入了国有企业资本,布局了茶叶旅游板块,丰富了产业业态。在茶科技探索方面,围绕茶叶中后期转型,公司还为奶茶企业供应茶包,将茶叶综合利用率从14天提升至40余天,带动前端资源综合利用,助力百姓增收。

为进一步推动太平猴魁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市、区两级政协铺路搭桥,计划成立政协委员工作室,搭建茶业从业者交流合作的平台,助力太平猴魁茶品牌的创新与推广,让黄山茶香飘向更广阔的市场。

“市政协八届一次会议以来,黄山市各级政协和政协委员围绕茶产业发展积极作为,提交相关提案61件、形成调研报告20余篇、反映相关社情民意30余篇。”市政协秘书长胡建斌说,黄山市各级政协和政协委员正不断发挥自身优势,助力全市持续推进“三茶”统筹发展,真正让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全媒体记者 金珊珊 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