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朱楼镇深挖本地历史文化、名人典故,以 “孝”“善” 等道德理念为内核,荣幸出了尉天池、杨秋菊两位杰出典型,为文明乡风建设与文化传承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尉天池作为书法大家,6岁习书,师从沈子善、林散之,是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书法博导。他扎根书法教育超 60 年,提出 “审美引领、理念先行” 教学理念,桃李满天下。其书法碑帖融合,风格苍雄豪放,斩获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尉天池书法馆收藏百余幅作品,常年开放,成为传承书法文化、开展艺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以翰墨之力延续中华文脉。
杨秋菊则是 “孝善” 与 “担当” 的践行者。身为党员,面对生活困境,她自立自强,掌握氧化铝手工编织技术后,于 2015 年创办挚爱残疾人手工坊,2017 年入驻扶贫驿站。截至目前,累计培训残疾人、贫困户 1500 余人次,提供 300 个就业岗位,带动 45 户贫困户脱贫,人均年增收 8000 - 12000 元,还在周边省市建立分厂,助力多地群众增收。此外,她组建残疾人艺术团,通过 “表演 + 销售” 模式,既拓宽手工品销路,又传播身残志坚、积极向上的精神。杨秋菊获评 “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好人” 等荣誉,以实际行动诠释 “孝善” 内涵,带动弱势群体脱贫致富 。
朱楼镇以尉天池、杨秋菊为榜样,开展 “学习身边典型” 系列活动,将他们的事迹纳入 “朱楼老年学堂” 理论宣讲内容,走进校园、文明实践站,覆盖群众超 300 人次。同时,在传统节日活动中,设置 “孝善故事分享” 环节,邀请杨秋菊讲述经历;创作以尉天池书法人生为蓝本的文艺作品,在 “文化进万家” 演出中呈现,让群众在文化活动中感受榜样力量,推动文明乡风建设。未来,朱楼镇将持续深化典型引领作用,让 “孝善”“传承” 精神在本地生根发芽,绽放新光彩。(通讯员 徐子云)(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