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颈酸胀是老毛病了,扎针、按摩后,症状缓解了很多。”“我家小孩一感冒就咳嗽不止,按照他们的方子治疗一段时间就调理好了。”9月9日下午,“政协江淮行”采访团走进黄山市中医医院(新安医学传承创新中心)。浓郁药香扑鼻而来,前来寻医问药、康复理疗的群众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远道而来的外地患者。
作为我国文化底蕴深厚、区域特色鲜明的地域性综合性中医学术流派,新安医学创造了“九百医家、八百典籍”的辉煌,素有“天下名医出新安”的美誉。近年来,黄山市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职能,以深度调研为基、以提案督办为要、以协商建言为翼,持续推动新安医学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全力擦亮“南新安”金字招牌。
“市政协一方面开展一系列诊疗活动,把本地新安名医的各家特色都充分发挥出来,让其真正地惠及群众;另一方面,积极引入省级专家队伍,对我们进行帮扶指导,让我们在学术发展上更进一步。”省政协委员、新安方氏通法流派传承工作室负责人方敏的话语,道出了政协推动带来的实效。
近年来,黄山市政协充分发挥委员主体作用,为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持续汇集智慧和力量。2023年,在市政协的大力推动下,黄山市政协委员、市卫生健康委主任方克家牵头建立了医卫界委员工作室。依托这一履职平台,委员们分赴祁门县、黄山区等地开展了多场义诊活动,并且发挥界别专业优势,协商研究界别集体提案和全会期间的大会发言选题等工作,促成了《关于加快推进黄山国际医院建设的建议》《关于解决我市血液透析医疗服务行业亏损困境的建议》等提案的落地。
黄山环境优美、人文荟萃,既是生态宝地,也是旅居胜地、康养福地。近年来,委员们还围绕医疗康养、新安医学产业发展等主题,提出“关于大力发展康复中心事业的微建议”“关于推进医养康养结合向社区居家延伸”等社情民意20余篇。
2024年,聚焦医疗康养、新安医学传承创新,黄山市政协召开“推进新安医馆建设,打造长三角康养旅游首选地”资政会,市政府办专门印发《建议案办理工作方案》,助推国企积极布局落子。在政协以及多部门的协同助力下,全市首座新安医学主题养生馆于今年6月正式开馆,“新安岐黄夜 康养在黄山”中医药文化夜市持续火热,传统文化生命力在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参与中不断迸发。
“通过这几年来的推动,目前我们的医疗康养业态基本形成,不仅有了大量中医药服务产品的供给,同时对接了很多国企资源,通过他们的康养福利把更多游客带到黄山来。”方克家介绍,去年中国平安保险联合徽州区潜口镇的“院藏徽州”智慧康养基地推出一项康养项目,通过挖掘“新安医学+康养”内涵,开展健康问诊、中医药膳等新安医学特色康养服务。其中,1.5万个来黄山康养旅居三天两晚的名额在3秒钟内“秒空”,成为爆款。10月至11月,再次推出的“黄山康养之旅”进阶版本,依旧是一上线即“秒空”,成为行业内的“明星产品”。
新安医学的火热出圈,让市政协和委员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时代在变迁,中医药需要不断进行传承创新,不仅形式要创新,人才保障也要跟得上。”方克家说,在市政协的大力助推下,他依托职责岗位,多方协调、积极争取,促成了一批国医大师在黄山设立分院、工作站。在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中,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中医学专业成功获批通过,并于2024年9月开始正式招生。
2024年以来,黄山市成功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区,黄山市、黄山区亦分别跻身全国康养20强市、全国康养可持续发展100强县榜单;歙县霞坑镇卫生院“坚持中西医并重——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案例,更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优秀案例……如今,“新安医学”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IP,正在新时代的发展浪潮中焕发蓬勃生机。
(全媒体记者 金珊珊 陈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