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大型收割机、无人机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一些农村田间高压线和通信线路布设不规范,给农业作业带来了安全隐患和操作阻碍。
一是线路布局杂乱无章。一些农村地区在进行高压线和通信线路布设时,缺乏统一规划与科学设计,不仅降低了大型收割机的工作效率,也增加了无人机飞行风险。
二是线路高度设置不当。部分高压线和通信线路的架设高度不符合农业机械作业要求。有些线路过低,影响大型收割机以及无人机的作业效果和覆盖范围。
三是线路老化缺乏维护。一些早期建设的高压线和通信线路,由于使用年限长,缺乏定期维护和更新,出现了老化、破损等问题,对人员和机械安全构成威胁,还会影响信号传输。
四是与农业设施建设不协调。高压线在规划和建设时,没有与农田中新建的大型农业设施进行有效协调,导致线路与农业设施相互干扰,影响了双方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运行。
为此,建议:
一、加强科学统筹规划。建立由政府主导的联合规划机制,组织电力、通信、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成立农村田间线路规划协调小组。结合农村土地利用规划和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农村田间高压线和通信线路的专项规划。明确线路走向、布局原则和建设标准,确保线路规划科学合理,既满足电力供应需求,又不影响农业生产和农业机械作业,避免线路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必要的干扰。在规划新线路时,尽量避开农田核心区域,尽量地下走线。对于无法避开农田的线路,要合理设计走向,减少对大型收割机等机械作业路线的阻碍,优化线路走向。
二、加强线路排查整改。组织专业人员对农村田间的高压线和通信线路进行全面排查,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积极推进高压线和通信线路的入地工程,将架空线路改为地下电缆。联合各通信运营商,共同对农村田间的通信线路进行整治。清理废弃线路,拆除不必要的电线杆,对现有线路进行梳理和规范,确保线路整齐有序。加强对通信线路建设和维护的管理,避免出现新的乱搭乱建现象。
三、统一线路高度标准。制定严格的线路架设高度标准,确保高压线和通信线路的高度满足大型收割机、无人机等农业机械的安全作业要求。对于不同类型的线路和不同区域的农田,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高度范围,并加强对线路建设过程的监管,确保标准得到严格执行。对于不同的通信公司,在铺设自有线路时,由指定的电缆杆线公司统一进行规划,该合并使用的合并使用,合理利用杆线资源。
四、加强田间线路维护。加大对农村田间电网建设和维护的执法监管力度,建议在农田等农业生产区域进行电力设施建设时,应经过农业农村部门的审批,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确保不影响农业生产。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农民和社会各界对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保障农业生产环境的安全。
(潜山市黄铺镇政协工作联络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