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协商议政是主要目标任务。如何让协商议政精准对接中心工作、密切服务地方发展,池州市政协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持续探索实践、深化机制创新,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协商成果提质增效之路。
紧扣大局 精准发力
人民政协是政治组织,政协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其协商成果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有效施策提供重要参考。2025年池州市政协重点民主协商课题正是这一职能定位的集中体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省两会期间省委对池州提出的部署要求,市政协站位全局谋划全年工作,确保政协履职与全市中心工作同心同向、同频共振。明确将“推进全域旅游,壮大文旅产业”定为专题协商会课题,“拓宽‘两山’转化路径,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定为资政会课题,并与全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统筹结合、一体推进,成功助力池州市创成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同时,市政协资政会建议案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导向、产业发展方向、技术变革走向,坚持引领性、可行性,在定位上彰显政协特色、风格上体现资政特点、内容上突出抓主抓重,得到市委主要负责同志“站位高、选题准、准备工作扎实、意见建议务实”的高度评价。
求真务实 建言献策
人民政协主要靠协商发挥作用,这种作用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池州市政协始终将“求真务实”贯穿协商议政全过程,以精准调研夯实建言根基,以客观分析找准问题关键,以务实建议推动工作落地。
调研环节推行“前置研究+需求对接”双清单模式,沉到一线“捞活鱼”、深入基层“解剖麻雀”;分析问题坚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支撑,不回避矛盾、不夸大问题,力求把情况摸清、把症结说透;提建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坚决杜绝“大而化之”“放之四海皆准”的空泛表述,确保每条建议都有针对性、可操作性。
今年年初,资政会选题一经确定,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便带队赴县区、园区以及相关企业开展实地考察,全面掌握该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现状和痛点、堵点。为拓宽思路、借鉴经验,考察组还多次赴外地调研学习,吸收先进地区实践成果。加快推进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开展GEP和VEP核算、打造全市生态资源管理平台和生态产品交易中心……资政会建议案中围绕六大机制提出的14个方面的建议,已被添加进《2025年池州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重点任务清单》,正待市直相关部门一一落实。
锚定市情 彰显特色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聚焦党委政府中心任务履职尽责。池州市政协坚持将“贴合池州实际、服务池州发展”作为协商议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拓宽参与广度、深化调研深度,让协商成果充分汇聚委员智慧、反映界别心声。
“推进全域旅游,壮大文旅产业”专题协商会启动阶段,市政协便召开专题报告会,邀请市文旅局主要负责同志通报全市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文旅产业情况,广泛吸纳市直部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加入考察队伍,赴市内景区景点、文旅企业开展实地调研,精准掌握池州文旅发展的“家底”与短板。建议案中,更是紧扣池州发展定位,计划围绕资源挖掘、项目建设、品牌打造等关键领域,提出深挖文旅资源、强化项目驱动、打造文旅IP、加大宣传力度、夯实保障措施五个方面15条具体意见建议,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了精准有效的参考。
创新突破 履职尽责
池州市政协始终坚持创新发展,推动协商成果从“有效”向“优质”升级。
今年以来,为统筹推进全市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工作与市政协资政会,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分别带队,赴浙江湖州、丽水,江西抚州及省内黄山等首批国家级试点地区学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成熟路径,重点挖掘其在制度设计、模式探索、实践操作中的创新做法,将可复制、可借鉴的“先进打法”转化为贴合池州实际的“本土思路”。同时,创新开展“我为‘十五五’规划献一策”“请您来参与-我为政协工作献良策”等多项特色活动,委员们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功能更新、教育文化高质量发展及政协履职机制优化等领域积极发声,累计提出数百条兼具创新性与可行性的意见建议,不仅得到市委、市政协主要负责同志的高度认可,更被相关市直部门采纳、被政协各科室精准吸纳进日常工作中,让“创新想法”真正落地为“务实成效”。
“协商成果要站位高、建议实,符合池州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市政协主席席峰多次在政协协商成果的研讨会上提出要求。池州市政协将持续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按照“高、实、特、新”要求,不断推动协商成果从“案头”走向“地头”、从“建议”变为“行动”,为池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政协智慧力量。
(徐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