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砀山新闻
砀山县官庄坝镇:乡贤围坐话文明 乡音传情解民忧
来源:马宇航 2025-09-10 16:18:49 责编:代明俊 许梦源 张文洲

f7e0775f7e2643d7b2e9069225e82f54

“刘书记,咱村老李家和老张家因为宅基地边界闹了半个月,您当年调解过类似的,给支个招?”“彩礼钱现在普遍降了,但个别家庭还藏着‘面子’心思,咱们得想个‘软办法’引导。”9月5日,砀山县官庄坝镇黄集村大队部里,10余位乡贤代表围坐成圈,你一言我一语,一场以“乡风文明治理”为主题的“大老执”座谈会开得热气腾腾。

这场由镇党委牵头、各村(社区)同步开展的“大老执”座谈会,是官庄坝镇深化乡风文明建设、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又一创新实践。“大老执”是当地对德高望重的老党员、退休干部、乡贤能人、红白理事会骨干的尊称,他们熟悉村情民意、深谙传统礼法,是基层矛盾调解的“活招牌”。

今年以来,官庄坝镇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指引,通过“乡贤搭台、群众参与”的方式,将“大老执”座谈会打造成“案例解剖室”“矛盾缓冲带”“文明播种机”,推动乡风文明从“软约束”向“硬治理”转化。

“解剖麻雀”解矛盾:老经验激活新解法

433dd3a81196c2dbe14c6916845df643

座谈会现场,官庄坝镇包村“班子成员”首先通报了近期各村矛盾纠纷典型案例:邻里排水纠纷、家庭赡养争议、婚约财产矛盾……每一起案例都附上“问题清单”和“调解难点”。“去年咱村调解的王婶和李叔的地边子纠纷,关键是要‘一碗水端平’,更要‘给足台阶下’。”有着30年调解经验的退休村支书李大爷翻开笔记本,指着记录的调解日志说,“先分开谈诉求,再带着双方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条款,最后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执事’当‘和事佬’,矛盾自然软着陆。”他的“三步调解法”引发在场乡贤共鸣,随后大家围绕“如何平衡法理与情理”“怎样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展开热烈讨论,梳理出“情感疏导+法律释明+村规约束”的多元调解模式。

“把脉彩礼”树新风:老传统引领新观念

“这样做不行!咱家的闺女就这么‘不值钱’?”针对当前农村地区仍存在的“高价彩礼”“攀比办席”等问题,座谈会专门设置“移风易俗研讨”环节。来自不同村(社区)的乡贤代表结合自家经历“现身说法”:“我家孙子去年结婚,女方家只要8万彩礼,我们又回赠了4万作为小家庭启动资金,既体面又减轻负担。”“老张,你这么想彩礼才是真的有问题,咱们的孩子结婚是为了让他们过得幸福,现在结婚彩礼问题就像压在孩子和家庭心头的大山,只要孩子们真心相爱,我们这些做父母的不得成全嘛。”包村镇干部趁热打铁:“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小两口相互扶持共同奋斗,日子才能越过越红火嘛!”现场讨论中,乡贤们还自发组建“移风易俗宣传队”,计划通过“院坝会”“拉起宣传标语”等形式,把“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理念送到田间地头。

“乡贤+”聚合力:小支点撬动大治理

“今天的座谈会不是‘走过场’,是要把乡贤的‘金点子’变成治理的‘硬招子’。”官庄坝镇党委副书记雷广永在总结时表示,官庄坝镇将建立“大老执”常态化工作机制:各行政村包村镇干担起责,在每日“六个一”会议中汇报全镇矛盾纠纷等,一周一总结。围绕民生热点、矛盾隐患开展“头脑风暴”;通过优秀事迹宣讲、抖音、快手等融媒体宣传放大示范效应;年底将优秀调解案例、移风易俗倡议汇编总结。

8b93a5be07f7cee18461f4058727940d

“咱乡贤有威望、懂政策,村里的歪风邪气少了,邻里间的热乎气儿就多了。”从调解矛盾到引领新风,从“坐而论道”到“起而行之”,官庄坝镇的“大老执”座谈会正以乡音传情、用乡愁聚力,让文明乡风如春风化雨,浸润着这片土地的每一个角落。(通讯员 马宇航)(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