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丰下塘镇,巨大的厂房如钢铁丛林般拔地而起,流水线上机械臂精准舞动,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缓缓驶下生产线。这里,是安徽乃至全国新能源版图上的一块热土,号称“千亿镇”。作为国家税务总局长丰县税务局下塘分局的局长,刘磊的使命早已超越了“收税”二字——他是一名“护航员”,他的任务是让这些“经济巨轮”开得稳、行得远,从而带动整片水域的生机勃勃。
2009年,初入税务系统的刘磊,面对的是一本本厚重的政策汇编和复杂的操作系统。长丰县也不是今日的“千亿长丰”,税收工作更多是传统的征管与服务。但他有一股钻劲,“政策吃不透,睡觉都不踏实。”从基层分局到纳税服务科,再到征管科、信息中心,他像一块海绵,在每个岗位上都汲取养分。
这段“淬火”般的经历,让他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单一到复合的关键蜕变。两次获得“安徽省税务局岗位能手”,多次荣获“合肥市税务局业务标兵”,“安徽省国税系统首届纳税服务之星”“合肥市金牌职工”……这些闪光的荣誉,是他业务能力最硬的“合格证”。也正因如此,他才能连续6年参与编写安徽省初任公务员实训教材,站上省税校的讲台,为新生代税务人传道授业。他深知,在这条高速发展的赛道上,一个人快不如一群人强。
真正的考验发生在他上任下塘分局之后。全球新能源产业巨头纷至沓来,机遇前所未有,压力也排山倒海。如何让这些投资数百亿的项目快速落地、顺畅运转?税务服务是关键一环。
刘磊带领分局的同事们,彻底颠覆了“坐在办公室等企业上门”的旧模式,主动将办公桌“搬”到了项目工地上。他们组建“党员先锋队”,在比亚迪项目还在打地基时,就已经提前介入,为企业量身定制“税收套餐”,梳理可能遇到的涉税难题。
留抵退税政策是国家提振经济的大招,但如何让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到企业,考验的是税务人的执行力与责任心。为比亚迪和中创新航等龙头制造业顺利办理留抵退税,是刘磊团队无数次的数据核对、政策解读、流程优化和上下协调。他们争分夺秒,压缩一切不必要的环节,让退税资金“活水”以最快速度回流企业,成为扩大再生产的“燃料”。
税收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更是“助推器”。刘磊的工作,完美诠释了这两种角色的统一。
一方面,他极致优化服务,做企业的“贴心人”,紧抓组织收入主业,为地方发展汇聚真金白银。截至2024年底,下塘分局组织的税收收入已占全县三成,成为长丰财政最强劲的引擎。另一方面,他恪尽职守,强化税收征管,引导企业合规经营。
巨大的税收财力,转化为一条条宽阔的马路、一座座现代化的学校、医院和公园,反馈给每一位长丰百姓,形成了“服务-税收-民生改善-环境优化”的完美闭环。下塘镇能一跃成为“全省第一镇”,这背后,有着不可或缺的“税收智慧”。
在今年荣获县委县政府授予的“人民群众满意十佳科所站长”称号时,刘磊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长丰建县六十年,从一穷二白到百强崛起,靠的正是无数个像刘磊一样的奋斗者。他们或许不在聚光灯下,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用专业、担当和一颗服务之心,创造一个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无限未来。(安徽商报 元新闻记者 郑茹/文 任逸玮/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