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力量的有力支撑。如何让企业更好吸纳科技元素,从而促进管理升级、产品提档、市场拓宽?临泉县在深入推进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倍加注重向长三角地区靠拢,积极借鉴、吸收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优化政企协同服务能力。
8月25日至29日,临泉县组织50余名政企代表赴苏州大学开展“科技型企业创新培训班”,通过专题授课、现场教学、分组研讨等形式,对标发达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对接创新资源,为临泉科技发展、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汲取:播下科技种子
入秋后的苏州大学校园依然热浪滚滚、蝉鸣声声,但学员们没有丝毫倦怠之意,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简短的开班仪式后,大家的目标更明确、定位更清晰、信心更坚定,把经验、成就和习惯放在一边,以空杯心态聆听老师的精彩授课,以海绵状态从苏州市的巨大变化中汲取促进自己成长的丰富养分。
苏州,这个在人们眼里天堂一般的存在,无论是经济体量还是科技发展速度,在全国地级市中已经是顶流存在,也是长三角地区最富活力与竞争力的城市之一。当古典园林与智造基地联系在一起,人们不禁要问:苏州的现代气息为什么这样浓厚?在《解码苏州经验的创新密码》课上,苏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沈健详细讲述了苏州30年来“农转工、内转外、量转质”的发展历程,当高质量发展和科技创新携手并进,苏州科学的发展规划、持续的产业升级、创新的平台建设、人才资本的生态、良好的营商环境共同构成了这座城市30年如一日创新发展的坚实历程。学员们深深为苏州市的高瞻远瞩和宽广视野所折服,也琢磨着本部门、本企业应该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当人工智能的春风吹起的时候,敢为天下先的苏州已经开启了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转型升级。苏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晶从AI赋能数字经济的时代背景、苏州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苏州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与启示、临泉县的比较优势与发展建议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苏州市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与制造、纳米技术、光子产业等发展的成果,深入剖析苏州市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人产业融合到集群发展、从全球化到与本地化协同发展的路径,并向临泉县提出了立足农业资源、夯实新兴产业基础、拓展现代服务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等建议。学员们听后,频频点头赞同。
在《互联网思维下营销策略》《企业干部战略思维和创新能力提升》《企业经营中的财税管理》《企业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等课程中,学员们边听课边思考,科技创新、互联网思维、智能化制造等字眼已深深印在脑海里,科技创新的种子已经播种在心中。
学员李九坤表示,苏州市“两树”理论引人深思,在与上海的发展规划中,主动树立“大树底下好乘凉”“大树底下种植碧螺春”的思维,精准定位配套服务,主动承接产业溢出,实现了与上海的错位发展。企业也要借鉴这一思路,重新审视市场定位,在创业初期聚焦细分领域,以差异化配套服务切入赛道,规避与头部企业的直接竞争,实现借势突围。
观摩:拓展眼界视野
学习了先进经验,实地观摩探访、加强亲身感受也是本次培训的重要一环。
行驶在通往苏州产业园的路上,学员们伸长了脖子、睁大了眼睛,观察着车窗外的风景,深恐漏掉一个吸引人的瞬间。
在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产业园,学员们观看了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专题片,在引导人员的介绍下,如饥似渴地聆听着、观看着。这个占地15.5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84万平方米的园区,是苏州发展AI产业的重要载体,目前园区已集聚科大讯飞、云从科技、新华三等龙头企业,以及微软、华为的AI创新中心,形成涵盖大数据、物联网、生物医药、智能装备等产业集群,被誉为国内园区建设的标杆。有学员看后感慨道:“我们已经远远落在苏州后面,唯有奋起直追,方能加快发展速度。”
在科沃斯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学员们参观企业发展最新成果。该公司自1998年成立以来,始终以“让机器人服务每个人”为使命,致力研发家用机器人,从中国第一强扫地机器人DEEBOT的诞生,到全球首台智能洗地机芙万的推出,该公司已经成长为服务机器人行业的领军者,产品远销170个国家和地区,服务超5000万家庭。学员们还亲手操控扫地机器人,现场观察炒菜机器人的操作,品尝由机器人制作的饭菜,深为科技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的巨大变化赞叹。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学员们实地观摩数字化车间、智能生产线与创新研发平台,学习龙头企业在智能制造、技术迭代方面的先进模式。该公司建有研发中心、生产基地40万平方米,专注于工业装备制造领域,主要业务聚焦在消费类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关键零部件、智慧仓储物流等数字化装备领域。作为科技创新型企业,公司坚持博采众长的企业内涵,持续吸纳高端人才,先后与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数十所重点大学建立了深度合,走出了一条集“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博众的发展路子引起了学员们的极大兴趣,大家认真观摩、热烈讨论,思考着自己的发展方向。
学员们还来到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与科研机构开展现场成果对接座谈,为后续技术合作、项目转化搭建桥梁。
学员陈维武表示,通过实地参观,不仅领略到当地前沿的发展成果,了解了苏州发达的智能制造工业体系,对走好本企业的发展路径极具借鉴意义。打造科技型企业,要走出传统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走高起点、精定位、细分市场的路子,用先进的理念指导企业的高质量发展。
探讨:寻找发展路径
白天学习、参观,晚上也舍不得欣赏苏州的美景,学员们聚在课堂上,讲政策、谈感受、说想法,让所学所悟、所看所得、所思所想相互碰撞,力图找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全新路径。
科技、发改、税务、财政、人社、统计、市场监管等部门围绕促进科技企业发展介绍了相关政策,鼓励企业牢固树立创新思维,坚定走科技兴企的发展路子,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大家还认真学习了安徽省人民政府印发的《促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照支持企业科技创新、建强创新平台载体、推动创新产品应用推广、支持科技人才引育、强化科技金融支撑、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作了详细解读。学员们深感信心倍增、劲头十足。
分组研讨的现场更成为思想碰撞的磁场,学员们围绕“科技与产业协同融合”“人才支撑企业创新”等核心问题,结合临泉农业科技、生物医药、先进制造等主导产业实际,提出困惑、分享体会、交流认识,科技发展路径渐渐清晰。
安徽皖宏电气公司曾是只有6名工人的小作坊,十余年来,公司坚持走科技发展的路子,如今已经成为集研发生产、运营销售、安装服务于一体的专业生产智能电力变压器和智能电气成套设备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评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公司总经理张辉表示,我们不能躺在荣誉上止步不前,而是要继续在专精特新上下功夫,不断拓展企业发展空间,用先进智能技术为人们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
“我们要借这次学习之机,着重为企业重新定位,着力做好企业发展规划,在向外拓展市场的同时,更好服务好包括临泉在内的皖北地区企业的软件开发工作,让高新技术为本土企业发展、为当地群众造福。”公司负责人冯培喜说。他所在的宏图信息技术公司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和信息化服务的企业,重点为石油、石化企业提供企业管理、生产和安全方面的软件开发服务,有着良好的市场前景。
安徽厚德载物环保科技公司致力于以建筑垃圾为原料进行新型建材的研发与生产。公司负责人周小飞表示,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变建筑垃圾为新型建材是企业的使命。公司将树立全新发展观念,从市场需求端着手,不断研发更多适合人们审美与实用的建材,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如何把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和殷切期待转化为科技型企业的快速发展行动,临泉县科技局局长吕叶红寄语大家,要提高站位,打开格局,开阔思路,走出单打独斗的小圈子,融入抱团合作的新世界,着力构建企业创新利益共同体。要处理好当下与长远、发展与责任的关系,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研发投入”作为企业成长的“生命线”,以精细化“综合业务管理”提升运营效率,自觉把企业行为置于法律和政策许可的范围内,在绿色发展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此次苏州之行不是终点,而是临泉科技创新的新起点。”吕叶红说,“我们要借这次培训的东风,转变观念,积蓄力量,积极行动,让每个企业都成为持续投入研发的‘创新火种’、宣传科技政策的‘桥梁火种’、带动产业升级的‘引领火种’,让全县科技创新发展呈现燎原之势。”(赵怀勇 蔚枭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