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商圈内,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小个专”群体数量庞大、分布集中,伴随平台经济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传统治理模式面对诸多挑战。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区聚焦“商圈”“小个专”“新就业群体”,探索以商业街区党组织兜底为主,以建立街区党组织的方式,弥补城市基层党建缝隙,拓宽做实街区群众工作,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构建互惠互融的街区治理新生态。
扩大党群“朋友圈”,激发街区支部“内生力”。优化组织架构。以商圈党组织为载体,进一步优化社区党组织结构,将支部建设向街区延伸,形成了以三里商圈“小个专”支部为核心、沿街商业综合体及企事业单位为两翼,社区党组织为基础的街区党建新网络。构建共建格局。三里商圈街区党支部充分发掘商圈内资源优势,健全共建共享体系,形成了党务共建、治理共商、资源共享、活动共联的商圈共建格局。强化阵地建设。引入市监、司法、城管等综合执法力量,开展行之有效的治理与服务,把党建工作与街区治理融入到商圈“两新”组织,延伸到企业、商户,借助执法力量、市场力量,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圈”。
构建多元“服务圈”,凝聚惠民暖企“向心力”。打造科普阵地。三里商圈街区党支部利用域内行业优势,组织中国电信合肥分公司、中国移动合肥分公司等单位党组织在金融投资、电信反诈等方面开展科普宣传。开展中医义诊服务。联合安徽中医药大学,举办“中医讲堂”“中医专家面对面”“中草药辨认”等活动,依托“华佗爱心社”青年志愿者组织,常态化在商圈内提供针灸、拔火罐、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诊疗服务,宣传中医药文化。截至目前,累计开展50余场次活动,覆盖2000余人次。共建商圈文化节。邀请商圈内文创企业开展蜡染、国风漆扇、手作香包等非遗体验活动。发挥商圈内教培企业资源优势,联合开设“商居融合五彩假日公益课堂”,开展体能训练、绘画等课程,服务商圈青少年400余人次。搭建“人才夜市”。利用商圈人气旺的优势,变休闲场所为求职宝地,将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夜生活场景与求职招聘服务相融合,不定期开展就业招聘会,将招聘场景嵌入夜间经济核心区域,为就业服务聚人气。
打造共治“治理圈”,提升街区治理“凝聚力”。三里商圈街区党支部通过联动党群共建单位、域内商业综合体,开展共治共建,破解商圈发展难题。推出“商圈 + 医院” 共享停车模式。三里商圈街区党支部联合交警部门发挥圈内商场资源优势,动员国购广场物业推出共享停车模式,开放 350 个闲置车位供中医院医护人员使用,有效缓解患者停车难题,同时让长江路与梅山路、南一环与梅山路路口通行效率提升25%。硬化路面,释放停车空间。对辖区长江西路部分路段的“绿化带” 闲置空地进行改造升级试点。通过将利用率低的黄土裸露绿化带降平硬化,释放出非机动车停车位,满足约300 余辆非机动车停放。党群联动,共治市容环境。联合域内轨道交通、银行、商圈企业、区直单位共同参与长江西路及南一环环境及非机动车治理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5次活动,300余人次参与,街区环境、通行秩序明显改善,居民满意度显著提升。(龙智超 陈正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