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埇桥新闻
埇桥区三八街道:把握“三度”助推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来源:孙思南 2025-09-04 11:10:50 责编:代明俊 许梦源 张文洲

近年来,宿州市埇桥区三八街道坚持不断探索党员教育方式,牢牢把握党员教育“三度”,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精度、厚度、温度,推进党员教育工作“活起来”“实起来”,切实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精准画像“定制课”,靶向优化党员教育“精度”

打造特色品牌。街道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组建包含区委党校讲师、领导干部、基层工作者等共计20余人的讲师团,开设“特色讲堂”,推动精准施教。如三里社区联合拂晓社工开设家长学校,今年已开展35次活动,服务家长300余人次;金园社区开设“党员夜校”,每季度组织集中授课。按需设计课程。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结合不同党员群体风险点,“靶向”打造纪律教育内容。学习教育期间,街道开展集中警示教育2次,所辖基层党组织开展学习551次,开展研讨374次。分类推进培训。街道目前共有党员3808名,考虑到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针对年老体弱党员开展“送学上门”,针对流动党员开展“流动跟学”,针对在家党员开展“集中轮训”,确保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

多元载体“活课堂”,立体拓展党员教育“厚度”

融合线上线下阵地。指导村(社区)整合小区党群服务站、万达商圈党群驿站、远教站点等资源,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为抓手,让党员在常态化线下学习中夯实政治素养、锤炼党性修养。线上则依托“学习强国”APP、“安徽先锋”“共产党员”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让党员既能在固定阵地“系统学”,也能随时随地“灵活学”。落实落细红色教育。依托三八街道“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题展馆,联合学校、共建单位开展宣讲18场次,覆盖党员群众1600余人次。各级党组织先后组织800余名党员到皖东北抗日根据地石相旧址、彭雪枫烈士陵园、盛圩烈士陵园、廉政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七一”期间邀请理论宣讲团、劳动模范、中国好人等先进典型上党课,以红色教育增强党员党性修养与宗旨意识。创新特色教育形式。打破传统“单向授课”模式,推出知识竞赛、现场观摩等互动式、沉浸式教育活动。突出榜样引领作用,发挥“中国好人”陈玲榜样示范效用,金园社区组建“一剪美”志愿服务队,今年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活动16次,受益800余人。

实践检验“试金石”,暖心提升党员教育“温度”

强化队伍建设。将党员教育和为民服务有机结合,立足党员特长与群众需求,组建“爱心护学岗”等27支志愿服务队伍,用心用力为民纾解难题。梳理所辖社区党员职业背景、技能优势,建立61个城市小区服务团,包含成员442人,自成立以来累计开展各类活动136场次,解决问题100余件。设立83个党员先锋岗,81个党员责任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227次,受众达4.7万余人次。坚持学用结合。深入落实“访企入村”专项行动,领导班子带头走访调研,帮助解决土地承包流转、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等各类问题9件。街道联合辖区企业开展“夏日送清凉”活动,在万达商圈党群驿站、磬云南路小区单群驿站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冰箱和矿泉水等。迎宾社区开设护学岗志愿服务队,今年以来开展护学岗活动110次,1200余名学生受益,为学校平安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丰富实践场景。积极搭建多样化实践载体,组织党员参与社区治理、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基层一线工作,让党员在服务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锤炼党性、提升能力。如金园社区围绕“金牌调解”,将“警民联调”与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度融合,推深做实“多元化”“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今年以来调解矛盾纠纷50余件。

三八街道通过把握党员教育“三度”,不断创新党员教育方式方法,提高党员教育质量,使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更加符合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街道的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思想保障。(通讯员 孙思南)(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