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实地验收、核查资料、座谈咨询及综合评议,一致同意安徽国牧润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申报的国家皖南黑猪保种场通过审验。”随着评审组长、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刘剑锋朗声宣布,绩溪县在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保护方面将再添一张“国字号”名片。
8月31日至9月1日,按照农业农村部统一安排,由全国畜牧总站召集国内知名畜禽育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国牧润丰公司的皖南黑猪保种场进行现场审验。
依据《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保护区和基因库管理办法》《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现场审验材料》要求,专家组一行前往国牧润丰公司办公区通过视频系统远程查看了皖南黑猪保种群状况,随后在国牧润丰生态园保种基地开展实地验收,详细了解保种场选址、布局,核查了保种核心群数量和结构、技术人员数量与资质、仪器设备数量和性能,抽测了种群生产性能与繁殖性能,并对保种场的保种方案、保种目标、管理制度、种群管理、生物安全措施等进行了审查。
现场审验会上,国牧润丰公司负责人桂光美从保种单位现有基础条件、保种工作成效、产业开发利用、未来发展规划等方面,就皖南黑猪保种工作作了专题汇报。专家组对申报材料进行了细致审核,并就相关保种技术和管理问题进行了质询与交流。经综合评议,专家组一致认为,该保种场在皖南黑猪的资源保护、种群繁育、饲养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符合国家级保种场要求,现场审验予以通过。
皖南黑猪是安徽省优良的地方猪种之一,也是绩溪县唯一的地方猪种。1982年通过安徽省畜牧部门组织的专家鉴定,改名为绩溪黑猪,列入1984年编制的《安徽省地方畜禽品种志》,2009年与宁国的杨山黑猪统称为皖南黑猪列入安徽省首批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14年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
皖南黑猪肉具有“香而不俗、肥而不腻”的独特风味,是“胡适一品锅”“红烧肉”等知名徽菜的首选原料。“此外,我们发现,一头饲养了11年的皖南黑猪,仍然能产仔17头,这是一大奇迹,说明皖南黑猪有着强大的繁育能力,其长寿基因也值得进一步挖掘。”专家组成员、四川农业大学教授朱砺说。
“对于国牧润丰公司来说,申报国家级保种场是企业发展的新起点。”桂光美告诉记者,他们将加大保种场基础设施建设和疫病防控力度,聚焦皖南黑猪商业价值开发,建立皖南黑猪绿色健康养殖技术规范,打造高端猪肉品牌,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力争将国家皖南黑猪保种场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国的标杆。
优良的地方猪种质资源是实现种业振兴的基础和宝贵财富。近年来,绩溪县积极做好地方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020年获批省级黑猪保种场1家,通过“保种场+合作社+农户”模式,辐射带动临溪、金沙、扬溪、伏岭、板桥等乡镇扩大黑猪养殖规模。
2019年11月至2020年8月,该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安徽农业大学开展了地方猪基因采集保存工程,共采集耳组织样120份、制作冻精1.5万剂、体细胞系222份,为黑猪遗传资源保护加了多重“保险”。
“经过多年的保护和恢复,全县黑猪年饲养规模达到3万头,专业养殖户100余户,其中年出栏5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8户,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规模养殖户1户,带动1250余户散养户从事黑猪养殖。”绩溪县动物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主任胡嘉彦介绍。
“做优一产的同时,做强二产、做大三产,以产业链条延伸推动产业效益增加。”胡嘉彦告诉记者,目前,全县黑猪肉制品加工企业有5家、生猪定点屠宰企业1家(年屠宰黑猪2万余头)、肉制品电商销售企业11余家,黑猪产业年产值超1.5亿元,初步形成了从保种到商品化养殖,到肉产品加工销售一体化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