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砀山新闻
砀山县李庄镇:“三会一课”提质增效,赋能基层党建新发展
来源:王恒辉 2025-09-02 10:12:09 责编:代明俊 胡明兵 喻寒松

近年来,砀山县李庄镇始终将“三会一课”作为夯实基层党建根基、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抓手,通过健全机制、创新内容、转化成效,推动“三会一课”从“有形开展”向“有效落实”转变,为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红色动能。

机制先行,织密“三会一课”制度保障网。构建“责任+督查+记录”三维保障机制,确保组织生活规范有序。建立“三定一督”责任体系,明确各党支部每月制定“三会一课”活动议程,定时间、定主题、定责任人。镇党建办每月开展专项督查,通过查阅会议记录本、随机访谈党员等方式,重点检查参会率、内容贴合度及问题整改情况,今年以来下发整改意见反馈4次,推动问题整改率达100%。推行“双线记录”管理模式,线下要求党支部详细记录会议签到、讨论内容、决议事项等信息,形成完整纸质台账;线上依托微信工作群,实时上传“三会一课”现场照片、会议记录等资料,实现“线上可查、线下可溯”,有效避免“补记录、假开展”等问题。

内容破题,打造“三会一课”特色活力场。针对以往“三会一课”内容单一、形式枯燥等问题,李庄镇坚持“需求导向、实用为主”,推动“三会一课”与中心重点工作、群众需求深度融合。一方面,定制“菜单式”学习内容,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每月梳理“学习清单”,如邀请农业技术专家讲解酥梨种植管理技术、组织党员干部学习矛盾纠纷调解技巧等,让“三会一课”成为党员提升能力的“加油站”;另一方面,创新“沉浸式”活动形式,打破“会议室开会”的传统模式,将党会开到田间地头、产业基地。组织党员现场讨论农田水利建设、酥梨销售等问题。依托本地红色资源,在刘心智烈士陵园开展“实景党课”,通过重温入党誓词、聆听革命故事,增强党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推行“党员议事圆桌会”,围绕群众关心的人居环境整治、低保评议等事项,组织党员与群众代表协商,让“三会一课”成为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成效转化,激活“三会一课”党建新动能。李庄镇注重将“三会一课”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实现“党建红”引领“发展红”。在服务群众方面,通过“三会一课”梳理群众诉求,组织党员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政策宣讲、困难帮扶、环境整治等活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5个,真正实现从“会场”到“现场”的转变,让党员服务群众“零距离”。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以“三会一课”为载体,凝聚支部与党员合力,围绕酥梨、黄桃等特色产业,组织党员带头发展电商销售、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带动农户增收。同时,通过“三会一课”明确党员责任区,组织党员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治安巡逻等工作,今年以来全镇矛盾纠纷化解率提升至98%,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实现从“支部独奏”到“党群合唱”的转变。(通讯员 王恒辉)(安徽日报记者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