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凤阳县板桥镇立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坚持把人才发展放在突出位置,推动“引才链”“培育链”“用才链”三链协同发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
广开门路建好“引才链”,储备乡村振兴“源动力”。该镇坚持把讲政治放在首位,注重从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优秀群体中发现、挖掘好苗子,不断拓宽村后备力量渠道来源。截至目前,全镇村(社区)储备村党组织书记人选34人,村级后备干部36人。建立镇村联动机制,深入实施破“土”行动,采取个人自荐和组织筛选相结合的方式,将80余名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土专家”“农状元”纳入人才库,实施分类分档动态管理,为培育使用积蓄储能。打好乡情牌。坚持“内搭平台,外联老乡”,2025年利用春节、五一等重要时间节点,举办乡贤恳谈会、茶话会等活动3次,通过感情、政策、项目吸引2名人才返乡。
精准滴灌定制“培育链”,增强干事创业“硬本领”。该镇加强在关键岗位、急难险重任务上锻炼干部,组织118名村“两委”干部投身征地拆迁、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一线主战场,组织1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人才在基层”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人才在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搭建实践平台。建立“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促成水平村、濠光村、罗刘村、岗子社区与凤阳佳和电子有限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一佳亲”共富工坊,引导人才深度参与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实践。立足产业育才,动员16名致富带头人发挥“传帮带”作用,指导种植养殖户开展辣椒、糯稻、螃蟹等产业发展,为群众提供就业岗位110个,进一步夯实群众增收致富的产业基础。
尽心竭力优化“用才链”,构建近悦远来“好生态”。该镇积极推荐政治素质强、工作作风好、群众认可、业绩突出的乡村人才参选镇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社区)“两委”干部,吸引和鼓励更多优秀人才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实行帮带培养。领导联系服务人才机制,镇领导、村“两委”对乡土人才实行“多带一”帮带培养,落实村级后备干部思想汇报、谈心谈话等管理制度,及时掌握后备干部思想和工作情况。优化人才服务。坚持“人才所需、服务所应”,在生活上关心、事业上支持人才,通过走访慰问、座谈交流、电话邮件等形式,为人才提供精准化、个性化服务,擦亮人才工作名片。(尹旭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