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西园司法所积极探索平安建设新路径,创新“1+3+N(1即: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3即:普法队伍、执法队伍、调解队伍;N即:社区矫正对象、信访重点人员、农民工薪资等领域)”工作模式,提高工作质效,助力辖区基层治理水平能力提升。
一是搭建“1”个平台,找准矛盾纠纷“最优解”。建立西园街道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对矛盾纠纷、信访事项等进行“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按照“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置”的原则,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涉及金额、调解难易程度和社会影响等因素,将矛盾纠纷分为简易、一般、疑难、重特大四个等级,分类分流处理。同时坚持“一谈情二讲理三说法”,对各类现行矛盾纠纷坚持快调、快处,真正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起始阶段、解决在萌芽状态。2025年至今,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共调解纠纷220余件。
二是建强“3”支队伍,吹响人民群众“平安哨”。“平安+普法”,深化宣传。联合辖区各社区,推动社区法律明白人走进企业、走进校园,结合各领域特点,开展专题法律知识讲座,提升居民的法治意识,引导居民合理合法反映诉求、以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利益。2025年,共开展讲座10余场。“平安+执法”,提升质效。针对小区难题化解、安全隐患整治等,实行联合执法,环保与安全同步检查,小区服务与城市管理一体推进,削减多头执法,达到“1+1”大于2的效果。“平安+调解”,化解矛盾。人民调解员入驻社区、辖区派出所,充分发挥警民联调作用,建强专业化调解员队伍,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专业化的调解需求。
三是聚焦“N”个领域,筑牢特殊人群“稳定网”。对辖区重点领域进行重点关注和实时监测,筑牢安全防线。对社区矫正对象随机进行实时定位查询,掌握动态;以入户走访、单独谈心的方式了解心理情况,对社区矫正对象的一些心理症结及时纾解,对苗头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增强社区矫正对象法治意识和在矫意识。2025年,共开展警示教育8次。对辖区信访重点人员,密切关注动态,定期进行走访摸排,了解最新动向,及时化解矛盾,做到小纠纷不过夜,大纠纷早处理。对农民工薪资、集资诈骗、房屋征收等易发生矛盾的领域,积极协调各方开展座谈会面、努力推进问题解决,避免出现群体性事件。(葛飞 孙雨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