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赭山街道,“一米阳光”党建品牌如同温暖的光束,穿透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照亮民生服务的每一个角落。近年来,街道党工委以“党建聚合力、服务暖民心”为主线,依托“一米阳光”品牌构建服务体系,通过组织联建、群体联动、精准服务三维发力,将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细微处持续升温。
组织联建织密网,“一米阳光”聚合力
打破“条块分割”壁垒,赭山街道构建“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四级联动体系,整合12家辖区单位党组织资源,推行“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管理,为“一米阳光”党建品牌注入组织动能。
黄果山社区党委深度挖掘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阵地效能,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人大代表联系点等场地资源共享,以“一米阳光”为指引设立“党员先锋岗”,在环境整治、便民服务现场,党员主动“亮身份、做表率”,让红色身影成为群众身边的“定心丸”。殷家山社区党委则联合共建单位,以“一米阳光”理论学习会为载体,开展专题党课4场、红色教育活动10余场,把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解决民生难题的实际行动——老旧小区电梯安装加速推进、充电桩建设落地见效,曾经“各管一摊”的单位如今主动结对,分散的党员志愿者拧成“服务一股绳”。2025年以来,街道累计解决民生诉求120余件,党群服务阵地日均接待居民超200人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百姓之家”。
新老群体共携手,“一米阳光”激活力
既要让社区“老朋友”持续发光,也要让新就业群体这股“新力量”融入治理大家庭,赭山街道以“一米阳光”为纽带,推动新老群体“双向奔赴”。
一方面,升级“一米阳光”志愿服务品牌,殷家山社区“红烛闪耀”志愿服务队扛起责任,开展义诊、理发、矛盾调解等活动40余场,立冬时节的暖心饺子、腊八节的热粥,让“一米阳光”的温度直抵居民心坎。另一方面,聚焦新就业群体需求,打造“暖蜂驿站”服务体系: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充电桩、应急药箱,联合便利店推出实惠“骑士套餐”,线上搭建“新蜂”微信群实时收集诉求,寒暑假专门开设“小哥子女托管班”,解决骑手们的后顾之忧。
这份关怀也换来了新就业群体的积极回应:5名外卖骑手化身“先锋骑手”,加入“一米阳光”志愿服务队,通过“随手拍”上报安全隐患10余件,推动社区增设非机动车停放区1处。新老群体同心协力,让社区治理从“单向管理”变为“多元共治”,真正“活”了起来。
精准服务解民忧,“一米阳光”暖民心
找准“一老一小”关爱、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痛点,赭山街道以“一米阳光”为指引,用“小服务”撬动“大民生”。
在劳动路132号老旧小区改造中,街道创新“三微”工作法,让“一米阳光”照进老旧小区的每个角落。搭建“微平台”,通过“围炉煮茶茶话会”倾听居民心声,收集改造意见;打造“微阵地”,利用碎片空间建设“一米阳光”党群服务站,盘活闲置绿地打造“口袋公园”;做细“微服务”,发动志愿者走访入户40余次,推动拆除违建、清理楼道杂物。如今,劳动路132号小区276户居民告别了“蜘蛛网”“破路面”,迎来了配备健身器材、彩绘儿童空间的新家园,“住得舒心”成为居民口中的高频词。
未来,赭山街道将继续以“党建为民”为标尺,让“一米阳光”党建品牌持续焕发活力,把服务精准送到群众“心坎上”,以“红色引擎”驱动基层治理既有速度更有温度,为镜湖区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更多“赭山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