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云山打造暑期“逍遥游”新样本
来源: 2025-08-29 16:09:24 责编: 王霞

今年暑期,休宁县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以“来齐云山 逍遥一夏”为主题,创新山上山下业态场景,持续推进“旅游+”业态融合发展,多维度优化旅游服务举措,以“全域逍遥”新模式为游客提供“放心、舒心、欢心”的度假体验。7月份以来,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接待游客31.2万人次,其中上山游客9.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2.0%和41.6%,创同期历史新高。

“水火共舞”浪漫演绎

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聚焦全域全时段文旅业态打造,推出山上“复古游齐云”、自由家“儿童游乐场”、横江“水上清凉游”以及齐云小镇“非遗星火夜”四大主题30余项演绎场景,在“水火共舞”中,彻底激活夏日旅游激情。

白天,游客们徜徉在齐云山的绿荫林隙之间,除了游览丹霞地貌、摩崖石刻、月华天街等自然人文景点,还参与“太极三丰”“洪福齐云”“神秀安平”等沉浸式演出互动;在自由家营地,孩子们与动物萌宠欢乐互动,体验滑索、射箭、开矿等玩法;在横江水上,游客或乘着竹筏微风拂面,或划着桨板逐水竞速,或沿着溪流淌水放松。

晚上,齐云打铁花扬起跨越历史的千度星火;横江炭花舞演绎出水火交融的极致浪漫;鱼灯游园游出千年徽州的烟火守望……“齐云山的活动太丰富了,上午游山,下午玩水,晚上非遗夜游更是精彩,尤其是上千架无人机变幻出一幅幅形象生动的光影图案,酷炫又壮观。”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婷婷女士兴奋地说道。

全域全时段旅游体验带动旅游消费大幅攀升。“暑假期间,酒店、民宿平均入住率达80%以上,文创纪念品、地方特产以及食品类消费大幅增加。”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营销部门负责人介绍道。

“旅游+N”活力十足

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依托非遗文化小镇、齐云山文体中心、自由家营地等特色旅游基础设施,推进“旅游+研学”“旅游+音乐”“旅游+运动”融合发展,持续拓宽文旅产业链。

7月上旬,来自南京的“齐云山·武当”夏令营80余名师生开展为期20天的“功夫+国学”研学活动;7月27日,由《度假旅游》杂志社、黄山日报视界传媒等部门举办的“亲情呵护 快乐成长”亲子研学活动,开启融合红色教育与自然探索的精彩旅程……此外,齐云山非遗文化小镇上20多项非遗体验馆成为众多亲子家庭体验传统文化的最佳打卡地。据统计,暑假期间,齐云山共接待研学团队和亲子家庭游客达15万人次。

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以秀丽的山水风光为天然幕布,打造啤酒音乐嘉年华、落日音乐会、齐云仙乐等近10项常态化音乐类互动演绎,并举办安徽省首届“汪昱庭”杯琵琶展演暨第八届“金杜鹃奖”民族器乐展演。同时,齐云山文体中心配备的游泳馆、体育场地以及休闲健身等10余项运动设施,成为游客运动锻炼、“削肥去肉”的热门场所。

“多元业态的融入使齐云山更加可玩、可听、可感、可放松,成为适合不同游客群体需求的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齐云山投资集团董事长梅岭表示。

“齐云服务”守护全程

良好的旅游体验离不开充分的安全保障和温馨的旅游服务。齐云山多措并举,为游客筑起一道安全、便捷、温馨的服务防线。

“山上的指示牌很清晰,许多电子大屏能够随时查阅路线景点,一路走来十分顺畅。”7月份,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智慧标识系统正式投入运行。此次升级共更换升级标识标牌、智能全景导览图、指路机器人以及数字化安全预警设备1840余件(套),实现将智慧感知、安全防护和便捷服务贯穿游客游览全程,游客的安全感和体验感得到大幅提升。

齐云山依托“四心聚力•志愿服务”平台,组织党员干部、农村餐饮民宿经营户等参与志愿服务500余人次,解决游客求助16起,收到表扬信4封。同时,开通晚间上山索道,延长无人机表演日期,推出暑期学生等群体门票优惠政策,让广大游客享受更多便利和实惠。

8月下旬,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组织当地60多名旅游讲解员开展为期三天的集中培训,围绕旅游资源、讲解员礼仪表达、职业规范等进行授课,并设置考核测试环节。“此次培训,我了解了许多新的知识点和讲解技巧,如齐云山的文化脉络,讲解时的穿着打扮等,这对我做好游客讲解服务很有帮助。”讲解员王彩燕说道。

下一步,齐云山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将在现有文旅资源的基础上,以点睛之笔推进智慧景区平台建设,打造多处山上山下“微景观”,加快文旅融合业态场景的迭代焕新,为齐云山“大旅游”建设注入更强动能。(张晓晖 鲍圣)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