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凤阳县殷涧镇广袤的田野上,一片连绵数百亩的玉米地迎风摇曳,绿浪翻滚间勾勒出乡村振兴的蓬勃画卷。这片土地的主人乔廷明——一位从外地扎根殷涧的种粮大户,正用汗水和智慧书写着与这片土地共同生长的故事。
百里奔赴扎根热土 玉米产业点亮希望。三年前,老乔从邻市辗转来到殷涧镇。被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和政府的惠农政策吸引,他毅然承包下300余亩土地,全部用于玉米规模化种植。“这里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镇政府还提供技术支持和产销对接服务,让我这个外地人吃下了‘定心丸’。”老乔抚摸着饱满的玉米穗笑着说道。
科技赋能精细管理 金色田园焕发新机。走进老乔的玉米种植基地,无人机正在田间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滴灌系统依土壤湿度自动启停,物联网设备实时回传生长数据。在镇农技站的指导下,他引入水肥一体化、绿色防控等新技术,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30%,玉米品质显著提升。
殷涧镇副镇长陈磊表示:“我们正推动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转型,老乔的基地是首批试点之一。未来将推广其经验,让更多农户享受科技种田的红利。”
产业链条深度融合 乡村振兴动能澎湃。殷涧镇的玉米产业不止于种植。依托千亩玉米田景观,发展农业观光和采摘体验;甚至将玉米芯、秸秆转化为生物质燃料和饲料,实现“吃干榨净”零浪费。
“明年我打算建冷库和初加工车间,把鲜玉米做成真空包装产品,附加值能翻两番!”老乔兴奋地规划着未来。他的梦想正与殷涧镇乡村振兴蓝图同频共振——以产业兴旺带动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夕阳西下,金色的玉米地与晚霞交相辉映。老乔站在田埂上望着这片热土,身后是炊烟袅袅的村庄,眼前是充满希望的田野。在这片江淮大地上,无数个“老乔”正用奋斗的汗水浇灌出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而那一株株挺拔的玉米,正是迈向共同富裕道路的最美见证。(武淑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