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滁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树牢“保稳定、不出事,学先进、多出彩”目标,深入开展退役军人“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退役军人工作展现新成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国防报、解放军报等多家国家级主流媒体,持续关注报道滁州市退役军人工作,“戎耀亭城”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烈士搜寻鉴定,从无名到有名。滁州市启动烈士纪念设施视频监控与公安视频联网工程,全市17处烈士陵园共安装249处摄像头,143处摄像监控画面实时接入公安部门公共视频联网平台,形成“技防+人防”高效协同保护机制;开展散落在民间烈士遗骸安葬点线索收集与核查工作,对新发现的零散烈士墓进行实地勘查认定,成功复原3名烈士面貌,让无名烈士有了自己的形象照片;推进为烈士寻亲专项行动,成功为烈士寻亲378例,该市代表安徽省在全国烈士遗骸搜寻鉴定工作座谈会上作交流发言。4月4日,央视新闻聚焦该市清明祭英烈工作专门制作3分钟微视频《我们守着你》,CCTV-7国防军事频道《老兵你好》栏目推出特别节目《你们的样子》和《山河念英烈》,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超过100家新闻客户端置顶转发,视频全网触达量超1亿人次,浏览量超3000万次。
跨省军供保障,从单一到联动。市军供保障中心重建以来,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运行,对标“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求,持续打基础、强队伍、建机制、优服务,不断提升服务部队演训备战能力。完成军供保障综合楼建设,设置就餐、住宿、文化娱乐、医疗服务、心理解压、军供应急指挥等功能室,满足部队演训和战时大批量、多批次军供保障任务需要。年均热食保障20万余份,安徽省数量最多。2024年,市军供保障中心作为安徽省唯一市级军供站参加全国军供系统座谈会,东部战区交通沿线六省一市军供站区域协作任务部署会、安徽省双拥工作暨军供站建设推进会在该市召开。近日,《中国国防报》《解放军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头版头条刊载了该市与南京市联合开展跨省拥军支前工作的经验做法。
弘扬抗战精神,从点线到全面。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精心组织系列纪念活动,向抗战老兵致敬。成立市老兵宣讲团,聘任功勋老战士、模范退役军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兵支书等担任宣讲员,开展红色宣讲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军营“五进”活动367次,覆盖人群47650人次;开展抗战老兵口述历史采访工作,整理老战士老照片、家书、勋章等珍贵文物200余件,编辑书籍5000册,录制百余小时口述历史影像资料;开展各类抗战主题红色宣讲、主题党会、红色作品、图说滁州抗战史系列宣传、纪念馆思政课等系列活动,让红色文化浸润亭城。(李王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