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殷涧镇
殷涧镇河南村:80亩枣园双品丰收,“枣+养+乐”绘就振兴画卷
来源:赵雪娜 2025-08-28 15:41:41 责编:李伟 许梦源 张文洲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百姓致富,特色为先。金秋九月,凤阳县殷涧镇河南村的乐凯生态农场里,80亩枣园迎来丰收季,早甜脆枣香诱人,马奶枣即将成熟,再加上林下土鸡养殖与特色农家乐的加持,这里不仅成为乡村田野间的“丰收画卷”,更成为当地村民“枣枣”致富的“希望田野”,为殷涧镇乡村振兴注入了鲜活动能。

“双品”枣错峰上市,抢鲜吸客稳收益

走进乐凯生态农场的核心枣园区,两种特色枣品呈现出“接力丰收”的热闹景象。早甜脆枣率先拉开丰收序幕,满树果实压弯枝头,果皮光滑透亮,轻轻一咬,脆嫩的果肉迸发出清甜汁水。“早甜脆最大的优势就是‘早’,比普通枣子提前半个月上市,正好抢占鲜枣市场空白。”农场负责人梅发凯手持刚摘下的枣子介绍,今年依托科学修剪、有机施肥等管理技术,早甜脆枣亩产达2500斤,单此品种就能为农场带来可观收入。

随着早甜脆枣进入采摘尾声,马奶枣紧接着进入“成熟期倒计时”。在枣园另一侧,一串串形似月牙的马奶枣泛着浅黄光泽,正默默积蓄甜度。“马奶枣口感绵密、甜度更高,适合鲜食也能加工成红枣干,受众更广。”梅发凯透露,为保证品质,农场全程采用物理防虫,拒绝化学农药,让马奶枣成为“纯天然放心果”,预计亩产可达2000斤,两种枣品错峰上市,有效延长了销售周期,为农场稳定收益筑牢基础。

“枣+养+乐”多元融合,拓宽增收新路径

单一的枣子种植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乐凯生态农场走出了 “以枣为核、多元拓展”的增收新路。在枣园后方的林地间,成群的土鸡穿梭觅食,它们以玉米、麦麸为食,还能啄食枣园里的害虫,形成“枣园养土鸡、土鸡助枣长”的生态循环。“游客来摘枣时,看到散养的土鸡就特别感兴趣,不少人会顺带买土鸡或土鸡蛋,这部分收入能占农场总收益的两成。”梅发凯笑着说。

不仅如此,农场还打造了农家乐餐厅,将“枣”元素融入菜品研发。红枣炖土鸡、红枣蒸南瓜、红枣糯米粥等特色菜,既保留了乡村美食的淳朴风味,又突出了枣园的产业特色,深受游客喜爱。“周末带着家人来摘枣,再吃一顿地道的农家菜,感觉特别放松。”游客李先生说,这样的“采摘+餐饮”模式,让他愿意成为农场的“回头客”。

“农超对接+品牌赋能”,激活产业新动能

为避免“丰收愁销路”的困境,乐凯生态农场主动拓宽销售渠道,与殷涧镇、刘府镇等地的10余家大型超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建立“农超对接”直供模式。“超市订单稳定,我们按照订单量调整采摘节奏,新鲜枣子早上采摘、中午运输、下午就能上架,既保证了枣子的新鲜度,又省去了中间流通环节,让消费者买到实惠,我们也能拿到好价钱。”梅发凯介绍,仅“农超对接”渠道,每月就能为农场稳定销售枣子3000斤以上,土鸡和土鸡蛋的月销量也能突破500斤。

除了拓展销路,农场还注重品牌打造,注册“乐凯枣香”商标,设计专属包装,将枣子、土鸡蛋等产品进行标准化封装。“以前卖枣子是‘散装称重’,现在有了品牌和包装,不仅看着更精致,还能卖出更好的价格,一盒2斤装的早甜脆枣能卖到25元,比散装价高了近三成。”梅发凯说,农场还通过短视频平台拍摄枣园丰收场景、农家乐日常,吸引线上订单,如今线上销量已占总销量的15%,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从一颗枣的丰收,到一条产业链的成型,再到一个品牌的崛起,乐凯生态农场的实践,正是殷涧镇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未来,无论是枣品种植规模的扩大,还是品牌影响力的提升,都将让“小枣子”释放“大能量”,持续带动更多村民走向“枣枣”致富的幸福路,让乡村振兴的画卷在殷涧镇的田野间越绘越美。(赵雪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