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凤阳县殷涧镇,山林葱郁,果香四溢,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乡村振兴的蓬勃活力。近年来,殷涧镇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林果经济,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特色林果,铺就致富底色
殷涧镇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林果种植,一颗颗饱满的果实成为了村民们的“致富密码”。在白云村业泽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猕猴桃种植园里,50亩猕猴桃树郁郁葱葱,金福、翠香、红阳、G3等多个品种挂满枝头。果农们穿梭其间,熟练地采摘着成熟的果实,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今年,这里的猕猴桃进入盛果期,每亩产量达4000斤,优质的果品以每斤20元的价格畅销上海等地,深受消费者青睐。
不仅是猕猴桃,殷涧镇还广泛种植了无花果、葡萄、桑葚、水蜜桃等特色水果。在业泽种植专业合作社,20亩无花果、10亩水蜜桃和5亩桑葚也为当地经济增添了亮色。同时,合作社还配备了烘干房和冷库,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进一步延长了产业链条,提升了产品附加值。在殷涧镇卧牛湖庄园家庭农场,山林中还藏着“甜香宝藏”。一个个皮薄肉厚的板栗,把树枝压弯了腰,经过多年精心培育,如今已迎来稳定收获期,每亩产量可达1000斤左右,曾经的“不毛之地”变成了“绿色银行”,为果农带来丰厚收益。
在葡萄种植方面,宋集村的刘大姐同样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她的葡萄园在镇村两级的鼓励和农技专家的指导下,从最初的几亩地发展到如今的规模,通过引进优质品种、采用绿色防虫技术,种出的葡萄品相好、糖分足,通过线下采摘和线上订单销往周边市县,年收入十分可观。刘大姐还利用自家葡萄园和乡村良好生态,开办农家乐,让游客既能体验采摘乐趣,又能品尝地道农家菜,实现了“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发展。
林果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村民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收益,还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业泽种植专业合作社吸纳了附近20余位留守妇女、脱贫户务工,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卸店村林果产业带动30多位村民长期就业,采摘季用工超100人,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致富。
农文旅融合,奏响振兴乐章
殷涧镇拥有韭山洞、狼巷迷谷两个4A级景区,森林覆盖率达40%以上,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依托这些优势,殷涧镇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在卸店村,当地充分挖掘“杏林春暖”历史典故,流转53亩土地种植杏树,复建“杏林春暖”景观,打造太极杏林景点,既传承了历史文化,又为游客提供了踏青赏花、休闲采摘的好去处。同时,投建党性教育馆,展示当地革命遗址和烈士事迹,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为了给游客提供更优质的体验,殷涧镇大力发展民宿经济。引进凤阳恩泽农业生态有限公司,将村民闲置住宅改造成“卸店小院”精品民宿。民宿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配套露营k歌、露天电影、篝火晚会等休闲服务,自营业以来备受游客青睐。目前,“卸店小院”民宿占地15亩,拥有14座院落、36间客房,可同时接待80人入住,并在2024年获评首批皖美银牌民宿。在民宿周边,婚纱摄影、露营基地、儿童乐园等配套项目一应俱全,实现了多种业态联动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游客的旅游体验感和满意度。
此外,殷涧镇还通过举办各类特色活动吸引游客。菊花采摘节期间,游客不仅可以体验采摘乐趣,还能参与民俗表演、非遗体验等活动,感受浓厚的乡村文化氛围。同时,打造“旅游天使”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设置服务站点,为游客提供贴心服务;设计旅游吉祥物、定制文创产品、创建文旅抖音账号等,不断提升殷涧镇的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
殷涧镇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优化林果产业结构,引进更多优质品种,提升果品质量和产量。进一步加大农文旅融合发展力度,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打造更多具有吸引力的旅游项目和线路。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殷涧镇必将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让这片土地成为人人向往的幸福家园。(梅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