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政策宣讲“扩音器”、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化身”乡村推介官……今年7月份以来,固镇县湖沟镇以“村书记直播间”为抓手,通过直播互动方式,办好为民服务、助民解忧、推介家乡等事项,探索出一条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7月22日,湖沟镇 “村书记直播间”正式上线,由该镇大桥村党总支书记黄德、张湾村党支部书记张云、岳王村党支部副书记刘芬三人“轮流值班”,每天下午4时至6时直播两小时,热度持续攀升。
“在直播间,能和村民面对面交流,解答他们关心的养老保险、育儿补贴、农村建房、低保申请方面的政策咨询。”张湾村党支部书记张云告诉记者,这些政策,平时也宣传,但比较笼统、宽泛,线上就不一样了,面对的是具体的人和事,一事一答,必须清晰明了,还得指明办理路径,因此广受村民欢迎。
直播中,村书记们用朴实的乡音、生动的例子,将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翻译”成村民听得懂、记得住的家常话。直播间的弹幕提问、连麦互动,让政策解读不再是单向灌输,而是有问有答、有疑必解的双向交流。截至目前,已接受群众咨询2800余人次。
收集意见建议、解决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是“村书记直播间”的又一重要功能。直播当中,村书记实时接收线上留言、提问,对村民提出的各类问题、求助和建议,能当场解答的立即解答,需要协调处理的详细记录、限期反馈,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7月底的一次直播中,我村村民李燕华在线上反映,她因患肺癌在南京一家医院做了手术,通过新农合报销后,个人负担部分达到20多万元,而且后续治疗仍要花钱。她问能否帮她申请低保?”岳王村党支部副书记刘芬介绍,了解到李燕华的困境与诉求后,村里立即按照政策要求和申请程序,为她办理低保,现已完成大数据比对和入户核查,相关材料已报送到湖沟镇政府。
“8月初的一次直播中,看到村民吴颜丽留言:大桥村杨十路与瓦湖路交口处有段路破损严重、影响车辆通行。我们很快将这一情况上报给镇政府,镇政府立即安排有关部门将这段破损严重的路面铲除,重新铺筑了混凝土,一周内就将问题解决了。”大桥村党总支书记黄德告诉记者,现在每场直播的观看人数在万人以上,这就意味着,对镇村承诺办理的事,有上万双眼睛在盯着呢。
“通过‘村书记直播间’这个渠道,目前已解决群众诉求31件,正在推进解决的事项有5件。”湖沟镇党委书记王贡献表示,这种开放、透明、及时的沟通方式,畅通了群众的诉求表达,提升了镇村解决问题的效率,架起了一座坚实的党群“连心桥”。
对于在外地工作或经商的村民来说,“村书记直播间”是他们了解家乡发展变化的一扇窗口。“我们在直播间‘化身’乡村推介官,热情宣传本村和周边村乃至整个湖沟镇的资源优势、营商环境、发展成效,吸引在外乡贤关注家乡、了解家乡,进而投资家乡。”刘芬说。
直播间里,村书记们通过镜头播放道路交通、优质农田、和美乡村、资源资产等情况,详细介绍土地流转政策、劳动力资源优势及良好营商环境,潜在投资者可以“云考察”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直观感受投资潜力。
“这种‘屏对屏’的招商方式,效果非常好。”在王贡献看来,它打破了地域限制,降低了对接成本,提高了招商效率。“直播以来,共联络本地在外乡贤372人,外地客商16人,获取招商引资线索6条。”
“在直播间,我们还大力推介湖沟烧饼、桂柳肉鸭、陈海蜜薯、伯牙粉丝等本地优质特色农产品,详细讲解这些‘土特产’的特色风味,吸引众多网友点赞评论。”黄德说,目前的“村书记直播间”用的是个人的抖音账号,“考虑到它尚无直播带货权限,我们正在将个人账号改为村股份经济合作社的账号,很快就可以直播带货了。”
“村书记直播,不仅是个人的创新尝试,更是数字赋能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王贡献表示,依托这个平台,湖沟镇将积极探索“互联网+农业农村”模式,助力乡村治理,同时把当地的优质特色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