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欠款这么快就要回来了,这下可算踏实了!”近日,在旌德县庙首镇综治中心的积极协调下,东山村村民段某顺利拿到了被私人粮站拖欠的870元粮款。
今年年初,段某将家里余下的粮食卖给镇上一家私人粮站,粮站老板说好时间支付卖粮款给段某,过了约定时间,卖粮钱却迟迟未能到账。上门多次催要无果后,段某来到庙首镇综治中心寻求帮助。
接到段某反映的情况后,镇综治中心工作人员对事情经过开展调查了解工作。经过调查,该私人粮站近期确实面临经营压力,收购量减少、利润微薄,导致资金周转出现暂时困难,未能及时支付段某的粮款。该粮站负责人也表示并非恶意拖欠款项,而是受限于现实经营状况。
“群众利益无小事,经营者困难也要理解。”面对这一情况,综治中心迅速搭建沟通平台,组织双方一起当面坦诚交流。
调解现场,工作人员首先充分体谅了粮站目前经营不易的客观现实情况,避免了矛盾激化。同时,他们清晰阐明法律底线,积极引导双方寻求务实解决方案。他们一方面让粮站负责人深刻认识到,这笔钱对段某家庭的重要性,每一分都凝结着农民的辛勤汗水;另一方面,也鼓励粮站正视困难,想办法克服短期资金压力。在综治中心的主持下,双方进行了充分沟通。
最终,在情、理、法的共同作用下,粮站负责人诚恳表达了歉意,承诺克服困难,表示肯定会支付欠款,并明确了还款时限。段某也对粮站暂时的困难表示了理解。
调解后仅过了两天,段某就如数收到了被拖欠的870元粮款。拿到这笔辛苦钱,段某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对综治中心工作人员连声道谢:“谢谢你们帮忙!我也知道他们经营(粮站)也不容易,但能把钱要回来,我这心就踏实了。”
这起纠纷的成功调解,是庙首镇综治中心践行“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写照。下一步,庙首镇综治中心将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变被动接访为主动治理。持续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努力打造“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基层治理新格局,以优质调解服务护航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