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市、区两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下,联群村的民族团结创建培育工作如火如荼,结出了丰硕成果,绘就了一幅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共生共乐共发展的和谐画卷。
高位推动,绘就民族团结“同心圆”。创建工作启动伊始,便得到了市、区两级持续性的专项经费保障,为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联群村“两委”深刻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其列为村级发展的重中之重。成立了由村党组织书记牵头、各族群众代表共同参与的创建工作小组,精心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分工,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专项资金的使用严格规范,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精准服务于促进民族团结、改善民生、繁荣文化的具体项目,为创建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
文化浸润,浇灌民族团结“石榴花”。联群村深知,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所在。村里充分利用专项资金,大力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了民族语言、歌舞、服饰、手工艺等一系列培训与展示活动,建设了蕴含民族元素的文化长廊或活动场所。每逢重要节庆,联群村都会举办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联谊活动,如“民族团结一家亲”晚会、少数民族座谈会、民族节日等。这些活动不仅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展示风采的舞台,更成为了增进全村各族居民相互了解、尊重和欣赏的桥梁,使“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深入人心,像阳光和空气一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服务暖心,架起民族团结“连心桥”。创建工作最终要落实到服务群众、改善民生上。联群村积极利用政策资金,着力解决各族群众特别是少数民族同胞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无论是改善村内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还是提供就业帮扶、技能培训,亦或是关爱留守儿童、空巢老人,都注重体现民族的平等与关怀。联群村里积极搭建协商议事平台,鼓励各族群众共商村务、共谋发展,确保大家的呼声能得到倾听,诉求能得到回应,切实提升了全体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心用情的服务,如春风化雨,凝聚了人心,促进了和谐。
展望未来,联群村将继续以民族团结创建示范村建设为契机,用好用活扶持政策,不断深化创建内涵,创新工作载体,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示范样板,为全区乃至全市的民族工作提供更多“联群经验”,让民族团结之花在乡村沃土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彭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