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岳西新闻
岳西县中医院口腔科每周四“驻点”白帽镇卫生院
来源:冯润青 熊凤霞 2025-08-22 11:38:27 责编:李伟 许梦源 张文洲

8月21日,清晨六点半的岳西县城,薄雾还没散尽,蒋晓啸已经上车准时出发。作为县中医院口腔科的专家,这条通往白帽镇的路,他和同事每周四都要走一遍。车绕过一道道山弯,像在为一场特殊的“赴约”倒计时——那里有一群等着他看牙的村民。

诊室里藏着的“治愈密码”

刚一下车,就看到排队排到口腔科诊室外的“长龙”,诊疗椅上也早已躺好等待的患者。蒋晓啸快步走进诊室,披上白大褂就开干。好在都是熟悉的乡亲,几句家常话就能驱散就诊的紧张,他一边麻利地为患者检查口腔,一边耐心解答疑问,诊室里很快就响起了轻松的交谈声。

村民汪某某长期饱受牙痛折磨,数月来寝食难安,脸上的皱纹里还嵌着夜里疼出的冷汗。“疼得直打滚时,真以为这牙要带到土里去了。”他一开口,浓重的乡音里裹着满肚子苦水。

蒋晓啸仔细检查后,确诊是残根在作祟。“别紧张,十分钟的事。”他一边轻声安抚,一边拿起器械,镊子与探针碰撞发出清脆的声音。操作间隙,他还和汪某某聊起了家常,说说收成、问问近况。等汪某某反应过来时,困扰数月的牙痛已经消失。“县医院的专家跑到镇上来,这福气以前想都不敢想!”老人咧开嘴笑了,露出刚处理完的牙床,眼里的愁云也散了个干净。

等待中的朱大姐眼看就要轮到自己,下意识地摸出兜里的止痛药盒,刚要拆开就被蒋晓啸轻轻按住了手。“这药可不能当糖吃。”他拿起口腔模型比画着,从牙髓神经的作用讲到滥用抗生素的潜在危害,话语通俗又透彻,把专业知识讲得像拉家常一样明白。

当根管治疗的器械精准探入病灶时,朱大姐忽然愣了愣——前几天她还跟邻居念叨“看牙比登天难”,要跑到县城排队挂号,折腾大半天不说,还总担心看不懂检查单。可此刻,在镇卫生院的诊室里,她正安安稳稳地接受着和县里医院一样细致规范地治疗,心里那点忐忑早就化成了踏实。

从“跑路难”到“家门口就医”的蜕变

“以前村民们要么硬扛,要么花大价钱往县城跑,光来回车费就得几十块。”白帽镇卫生院的护士算过一笔账,自从县中医院专家固定坐诊后,诊室每月接待量比以前翻了三倍。

蒋晓啸的诊疗室里,除了器械,总摆放着几本口腔保健手册。“治牙是治标,教大家护牙才是治本。”坐诊间隙,他总会被围着问东问西:“小孩蛀牙要不要拔?”“假牙怎么清洁才不臭?”这些细碎的问题,他都答得耐心十足。

如今在白帽镇,“周四看牙”成了村民们的新习惯。不用再凌晨摸黑赶班车,不用为挂号费心疼半天,县级医院的技术就“落”在了镇卫生院的诊室里,像初秋的阳光一样,暖乎乎地照进寻常日子里。

据了解,岳西县中医院口腔科的“驻点帮扶”还将继续升级,除了常规坐诊,接下来还会开展口腔健康讲座、基层医生培训,让这份“家门口的健康守护”,扎得更深、走得更远。(冯润青 熊凤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