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安徽党媒云 | 乡镇融> 头条
岳西:“三把钥匙”打开集体经济“致富门”
来源:安徽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冯长福 2025-08-22 10:40:47 责编:许雅婷 张军 张文洲

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和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岳西各地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探索创新,以多元发展、联村抱团、帮扶激励“三把钥匙”,打开集体经济“致富门”,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路,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产业多元化”拓宽增收渠道

这段时间,岳西县巍岭乡巍岭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正忙着销售桶养石斑鱼。

“每天出售二三十斤,60多元一斤,抢手得很呐。”王成说,石斑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去年村里投资15万元,建了7个大圆桶,养殖石斑鱼,每年可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左右。

在石斑鱼养殖基地,记者看到每个大圆桶里都养着五六千尾的石斑鱼,体型细长的石斑鱼在水里游来游去,自由自在地觅食。这些大圆桶名为陆基高位圆池,是一种新型水产养殖设施,相较传统的水塘养殖,具有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易于管理等特点。

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巍岭村,全境位于古井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

2014年,该村是全县65个贫困村之一,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产业发展滞后,村集体经济仅有公益林补助的1.2万元。穷则思变。近年来,巍岭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致力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

“特色农业主要是茶叶、中药材和高山蔬菜,其中茶园面积1500余亩、中药材面积2000余亩、高山蔬菜基地50余亩。这些产业均通过村企合作,迈上提质增效之路。”王成介绍,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2024年村里利用140万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新建2栋民宿和多个生态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产业多元化,增收渠道宽。2024年巍岭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71.54万元,实现了七连增,成为全县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标杆。该村连续5年向全体村民分红,2024年度分红金额总计15.43万元。

在岳西县来榜镇横河村,提起村党支部书记王友国,不少村民夸他“不仅菜炒得好,发展集体经济也是一把好手”。有数据为证:2024年横河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达到131万元,集体经济发展走在全县前列。

横河村距离明堂山景区仅2公里,318国道穿村而过,区位条件优越。2018年,在争取到50万元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扶持资金后,横河村将旧村部改建成宾馆(横河山庄),发包给农户经营,每年获得4.5万元租金。

“不料,农户经营3年后亏本了,交不起房租。”王友国说,村里决定解除合同,自主经营。2021年5月1日,横河山庄重装开业。“周末和节假日,村干部们都在山庄当服务员。客人特别多的时候,我还帮助炒菜。村集体种了10亩蔬菜,每年养800多只土鸡和番鸭供应山庄。当年,山庄的纯收入就达到22万元。2024年山庄纯收入增长至43万元。”

横河村还有一个冬桃产业园,是村“两委”带动45户农户以150亩土地入股建成的,也由村“两委”自己经营。2022年冬桃开始挂果,2023年冬桃园扩大至180亩。2024年冬桃纯收入达73万元。“今年冬桃长势特别好,预计毛收入将突破400万元。”王友国说。

在岳西,各乡镇和村积极探索创新,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稳步增长和可持续发展。据统计,2024年,该县186个村(社区)的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村均达92.51万元、村均纯收入超60万元;集体经济纯收入50万元以上的强村达到142个,其中纯收入100万元以上的强村有21个。

联村抱团做大产业“蛋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集中优质资源,做大乡村产业“蛋糕”?

针对单个集体经济组织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岳西县构建联村抱团发展、村企结对共建机制,整乡镇组建强村富民公司,推动村与村、村与企业“抱团”发展。

地处皖鄂两省三县接合部的岳西县冶溪镇,四面环山,中间一马平川,形成了得天独厚的 “小盆地”,素有“大别山中小江南”之称。

2021年冶溪镇党委政府用6个月时间调研和筹划,决定改变村集体资产、项目“散乱小”的状态,引导11个村在岳西县首创“强村富民公司”——冶溪镇小江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各村谋划的项目,由过去各村承接改为公司统一建设运营。

小江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围绕“富民、兴业、强村”目标,聚焦农文旅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已投资设立14个子公司,涉及水稻种植、生态养殖、文化旅游、建筑劳务等业务,还建起一座光伏电站和一处民宿,小江南工业产业园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正在建设中。

“2024年公司经营性收入已突破3200万元,纯利润近907万元,11个村共计分红超406.7万元,公司还为140多人提供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冶溪镇溪河村党支部书记兼小江南公司董事长胡慰说,今年将继续依托强村富民公司培育壮大地方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文旅融合等方面寻求新突破。

“2022年,我县在总结冶溪镇经验的基础上,出台《区域强村富民公司规范运行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鼓励和支持资源相近、产业相似的行政村跨地域联动发展,统筹集体资产、土地、项目、财政扶持资金等,联合成立强村富民产业发展公司。”岳西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王秀松说,强村富民公司有了较强的实力,就能积极参与市场竞争,而且公司化运营,更加遵循市场规律,有助于乡村产业做大做强。

据了解,目前岳西县24个乡镇全部注册成立了“强村富民公司”,累计注册资金1.479亿元。2024年,全县24个“强村富民公司”营业收入5753.1万元,营业利润2276.48万元。

帮扶激励推动“比学赶超”

毋庸讳言,目前农村集体经济普遍比较薄弱,发展面临的困难客观存在。各级政府要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常态化帮扶机制,建立健全支持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帮助村集体经济组织增强“造血”功能。

岳西县各乡镇和村科学制定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计划,建立项目库。“2024年我县有24个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每个村给50万元,这些项目现已全部建设完成。”王秀松表示,2025年县里继续安排24个项目,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为激励村级产业发展,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岳西县还持续表彰奖励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给予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奖励累计达到200多万元。

“2022年我县出台了《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激励工作暂行办法》,对经营性纯收入达50万元以上,且与上年度相比保持正增长的村,由乡镇财政按照政策类(1%)、资源盘活类(2%)、资产管理类(5%)、自主经营类(10%)的比例,分别给予村干部激励报酬。”王秀松告诉记者,县里每年结合村集体经济收入绝对值和增幅,评选村集体经济发展“十强村”,县财政给予每村2万元奖励,以激发村干部抓集体经济的积极性。

村干部有奖励,村民有分红。截至目前,岳西县共有77个村派发现金分红417.59万元,98个村开展福利分红211.70万元,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显著增加。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目前部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主要依靠财政扶持资金的投资分红、光伏发电等传统方式,新途径、新业态不多;产业发展面临缺人才、缺资金等问题。”王秀松表示,岳西县将继续鼓励引导各村探索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路径,同时在加强项目支持、抓好招才引智等方面下功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