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伏时节,凤阳县殷涧镇宋集村的空气里都弥漫着醉人的甜香。种植户刘大姐的百亩葡萄园迎来了又一个大丰收,一串串饱满剔透的“紫珍珠”“绿玛瑙”挂满藤蔓,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不仅映红了她的笑脸,更照亮了一条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致富路。
葡园丰收,“甜蜜”产业夯实根基
走进刘大姐的葡萄园,只见她正带着几名工人穿梭在整齐的藤架间,熟练地采摘、分拣、装箱,忙得不亦乐乎,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今年阳光足,雨水也合适,加上我们用的是有机肥和绿色防控技术,葡萄品相好、糖分足,根本不愁卖!”刘大姐随手摘下一颗硕大的巨峰葡萄,汁水丰盈,甜沁心脾。
几年前,在镇村两级的鼓励和农技专家的指导下,刘大姐大胆尝试,引进优质品种,发展规模种植。从最初的几亩地摸索,到如今形成百亩标准化果园,她的葡萄因品质优良、口味纯正,逐渐打响了名气,通过线下采摘和线上订单,销往周边市县,年收入十分可观。这片葡萄园,成了她家增收致富的“聚宝盆”,也成了宋集村发展特色种植业的亮丽名片。
农旅融合,“农家乐”里烹出好日子
产业的单一化并非长久之计。头脑灵活的刘大姐并未止步于卖鲜果。她看准了近年来兴起的乡村休闲旅游热潮,凭借葡萄园带来的天然人气和宋集村良好的生态环境,利用自家庭院,开办起了农家乐。
“客人来了,不仅可以亲手采摘最新鲜的葡萄,还能品尝到地道的农家菜。”刘大姐热情地介绍,“散养的土鸡、塘里的鱼、自家种的蔬菜,都是原生态的食材。”她的农家乐主打“体验牌”,让游客享受从枝头到餐桌的“零距离”新鲜。葡萄采摘季期间,她的农家乐天天爆满,餐位需提前预订,有效延伸了葡萄产业链,大幅提升了附加值。这份“甜蜜”事业,从田间地头延伸至了灶台餐桌,实现了“一产”接“二连三”的华丽转变。
示范引领,“头雁”效应激活一池春水
刘大姐的成功实践,是殷涧镇乃至更大范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生动缩影。她不仅自己闯出了路子,致了富,更发挥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她常年雇佣附近村民在园子和农家乐帮忙,解决了部分留守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她乐于向其他种植户传授经验,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发展特色种植,形成了小小的产业集群。
殷涧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刘大姐这样的新型农民,正是乡村产业振兴最需要的人才和“火种”。他们立足本地资源,敢于创新,积极探索“农业+旅游”“农业+体验”等新模式,有效激活了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镇政府未来将继续加大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培育更多像刘大姐一样的致富带头人,完善基础设施,打造特色品牌,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让更多农民在家门口就能捧上“金饭碗”,绘就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壮丽画卷。
葡藤蜿蜒,缠绕着丰收的希望;农家炊烟,袅袅升起幸福的生活。刘大姐的“甜蜜”事业,正如那满园的葡萄,历经耕耘,终得硕果,芬芳四溢,生动演绎着新时代乡村的振兴故事。(武淑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