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区长宁中心祥湖社区辖区内的祥源城商业街商户云集、业态丰富,300 余家商户与超 6000 户居民在此和谐共处,是对社区精细化治理的一次有益探索。“现在走在街上,路宽了、干净了,心里真敞亮!”近日,祥源城小区居民王阿姨的感慨,道出了该小区沿街商铺环境整治后的民生温度。这温度的背后,是祥湖社区使出“听民声、聚合力、建长效”三招组合拳,硬是把商业街曾经的 “堵心事”,实实在在变成了群众如今的 “顺心事”。
“听民声”,话筒递给百姓 社区治理更精准
“垃圾桶满了没人清”“商户的大喇叭太吵”…… 这些看似细碎的民生诉求,曾让祥源城商业街周边居民颇为犯愁。面对问题,社区不绕弯子、不打太极,直接把 “话筒” 递到群众手中:线上开展“听意见 解难题 促发展”开门教育活动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关于商业街存在的问题以及建议,同时依托“智慧高新”app,号召居民利用“随手拍”功能即时反映问题,目前已将回收路面破损、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200多条问题已记录在“民情本”上。线下的治理场景更显热闹。社区每月牵头召开“祥和议事会”,把业主、商户、物业、城管请到一块儿聊方案。就像此前商户与居民多次反映的商业街东街下雨积水严重、排水井堵塞等问题,会后社区立马联合物业等相关部门启动改造,对商业街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同时结合商户经营特点,划定限时经营时段以及区域,散会时大伙儿都说:“这会开得真实在!”
“聚合力”,干群同心同向 社区治理齐参与
仅靠社区单打独斗难以为继,社区迅速扩大治理“朋友圈”,组织红色小管家和“先锋街长”志愿服务队,通过上门登记、商户座谈等方式,详细了解记录商业街内党员的分布情况、经营行业及服务意向,将重点筛选出的责任心强、群众认可度高的优秀党员纳入社区服务人才花名册,引导其参与商户纠纷调解、政策法规宣传、街区秩序维护等治理工作。随着参与服务的人手不断充实,街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截至目前,社区联合物业、党员志愿者、红色小管家等10余人,对商业街绿化带垃圾杂物清除、非机动车乱停乱放以及商户外摆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行动8场,清理出6车杂物,给40余辆电动车移至指定停放区域,整治外摆商户18家。“以前是‘看着急’,现在是‘动手干’,这街面能不新吗?”。党员志愿者葛叔叔笑着说。
“建长效”,制度落到网格 社区治理常态行
商业街的整洁有序并非一劳永逸的成果,若缺乏持续跟进的治理举措,摊位外摆、杂物堆积等 “顽疾” 极易反弹回潮。为巩固商业街治理成效,祥湖社区从两方面精准施策、持续发力。一方面,强化宣传引导入脑入心。瞄准傍晚等人流量高峰时段,组织红色小管家在商业街露天广场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单页,耐心向居民讲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以及实操方法,号召大家共同爱护商业街公共环境。趁下午商户闲暇时段,结合硬性规定与现实案例,情理交融式地提醒商户关注经营中的安全隐患,让规范经营理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落实网格巡查常态长效。安排专人负责网格常态化巡查,聚焦夏日高发的用电用气隐患问题开展排查,重点检查商户消防设施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消防通道是否堆放杂物。针对燃气使用,队员逐一核查煤气罐安全阀是否安装及安装是否规范,同时督促商户务必配备一氧化碳报警器,发现问题后要求商户及时整改,为商户及周边居民筑牢安全防线。
如今走进祥湖社区商业街,曾经摊位外摆的拥堵路面变得开阔,垃圾桶满溢、喇叭扰民的乱象已然消散,雨天积水、消防通道堆物的隐患也已消除。这场治理变革不仅疏通了街头巷尾的物理空间,更打通了社区治理“堵点”。通过“听民声、聚合力、建长效”的精细化管理,让每段街区都成了安全港、舒心景,让商户经营更顺畅,居民生活更暖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