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少先队员的安全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近日,合肥市习友路小学2024级14班春芽小队的队员们在班主任任萍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公共安全互动体验中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教育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与互动学习,孩子们化身“平安小卫士”,在趣味中掌握安全知识,筑牢暑期安全防线。
在公共安全体验区,队员们首先通过毒品危害演示装置,直观了解毒品对人体器官的破坏作用。“原来毒品会让心脏变黑!”孩子们在惊呼中坚定了远离毒品的决心。随后,场馆老师现场教学正确报警技巧,队员们轮流模拟拨打报警电话,清晰表述“时间、地点、事件”,提升了应急沟通能力。
走进交通安全体验区,队员们戴上特制眼镜,在醉酒模拟体验中跌跌撞撞地走直线,切身感受酒后驾驶的危险性。“晕乎乎的,像踩在棉花上!”体验后的分享环节,孩子们纷纷表示要提醒家人“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
随后队员们还参与了安全带撞击体验,在低速安全的模拟碰撞中,队员们能瞬间感受到身体被向前抛出的巨大惯力,安全带猛然收紧束缚住身体的感觉以及如果没有安全带就可能撞向前方的冲击感。给孩子带来非常直观且震撼的身体记忆,明白“一秒系带,一生平安”的意义。轮流体验后小队员们相互交流体验感“原来车子撞一下那么厉害”“如果没有安全带我就飞出去了!”“以后坐车一定要系安全带”,并强烈承诺“以后必须系安全带”和“要监督家人”。
最真实的体验莫过于地震模拟环节。在设置于红砖墙背景前的专用震动平台上,小队员们佩戴眼罩,双手紧握前方金属栏杆,神情专注地感受脚下的平台模拟6级地震的震感。随着机器启动,平台产生不同频率的规律性摇晃,孩子们通过身体直接感知地震时地面的强烈波动。“扶稳栏杆!重心放低”场馆老师同步指导科学防护姿势。平台前方的电子屏展示“地震应对措施”视频,理论与体感结合深化认知。“原来地震时地面是这样摇晃的”队员们通过亲身体验,建立了对地震威力的直观认识,掌握了关键的自保要领。
活动特别设置亲子急救课堂。在专业讲师的指导下,家长和队员们共同学习了两种至关重要的急救技能。家长们认真学习海姆立克急救法,掌握异物卡喉的应急处理;以及重点学习了心肺复苏术(CPR)。在模拟人教具前,家长们全神贯注地练习:如何判断意识、呼救、定位按压点,以及进行有效的心肺按压和人工呼吸。“手臂要直,按压一秒钟两次,按压深度5厘米!”家长们一边练习,一边互相提醒要点,体验着“救护员”的责任感。“以后遇到有人晕倒,我知道第一步该怎么做了!”“原来心脏停跳后,留给我们的时间那么短!黄金4分钟,以前根本没概念。”有的家长感慨地说道。
活动尾声,春芽小队全体成员换上了小特警衣服,一张张笑脸写满收获。班主任总结道:“这次活动将知识转化为体验,让安全理念扎根童心。从地震避险、交通安全到急救技能,孩子们通过亲身实践掌握了宝贵的生存本领。希望队员们争做安全宣传员,把所学传递给更多人。”(胡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