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合肥市习友路小学二(4)班乐学小队队员,在导师的带领下走进新华印刷厂,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书本诞生”探秘之旅。从古老智慧的雕版、活字,到现代精密的激光印刷,队员们跨越时空长廊,亲历中华印刷文明的璀璨演变。
走进繁忙的印刷与胶订车间,队员们屏息凝神。纸张如何在轰鸣的现代化设备中飞速穿梭,最终化身墨香四溢的书籍?流水线上每一个环节的高效协作,让抽象的书本概念化为眼前震撼的具象生产过程。“原来一本书要经过这么多精密步骤!”一名队员在飞速运转的机器前发出惊叹。
“什么是雕版?”“活字印刷又厉害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队员们步入印刷历史展区。从古朴厚重的雕版原件,到灵活精巧的铅字粒,再到现代激光照排的精细成品,一部立体的印刷技术进化史在眼前铺陈。更有珍贵绝版书籍供队员们亲手翻阅,泛黄书页承载的文化重量,让触摸历史的兴奋感油然而生。
体验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在活字印刷工坊,队员们亲手实践——选字、排版、刷墨、覆纸按压。当亲手印制的作品清晰呈现,古老的智慧在指尖被真切感知。“自己印出来的字,感觉特别神奇!”一位队员兴奋地展示作品。在线装书制作区,穿纸捻、打孔、钉线……一道道传统工序下来,属于每个孩子的线装书册诞生了,将“印刷术”的记忆深深烙印。
这次活动不仅是参观,更是一场生动的文化寻根课,当孩子们亲手触摸雕版、排列活字、装订线书时,书本不再是冰冷的商品,而是承载着中华文明密码的鲜活载体。印刷术的前世今生,正是我们民族创新精神绵延不绝的明证。
本次新华印刷厂之行,为乐学小队队员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传统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大门。墨香与机械的共鸣,古老智慧与现代效率的交织,在少年心中播下文化自信的种子,更深刻理解了“纸上春秋”背后,那熠熠生辉、永续创新的中华文明力量。(苏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