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蜀山区稻香村司法所始终以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防范化解突出风险隐患为着力点,以“我为群众办实事”为落脚点,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方式方法,念好“培、宣、调”三字诀,不断增强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筑牢了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
以培为先,补足精神之钙。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以会代训、政治轮训等多种形式,组织人民调解员暨“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培训班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培训原则,邀请了法院诉前调解法官、律师事务所律师、调解能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专家担任授课老师,课程内容既有理论阐释,又有案例剖析,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共同参与的方式,有效提升了人民调解员和“法律明白人”整体法律素养和群众工作水平,促进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提质增效、升级赋能。今年以来参训人员达130余人次,补足了一线工作人员的“精神之钙”。
以宣为本,铸牢法治之盾。创新工作理念,推进“普调交互”工作模式。以案释法、说法析理,把普法宣传工作贯穿于人民调解工作全过程,做到事前讲法普法、事中明法学法、事后析法用法,把调解的过程变为群众尊法学法的过程,使当事人在调解中知法、守法和用法,增强当事人法治理念,促进群众养成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行为习惯,真正实现以普促调,以调促和,实现“1+1>2”,切实起到了“化解一案,教育一片、影响一地”社会成效。今年以来,累计开展“巡回调解、现场讲法”活动11次,受教育人数达370余人次,铸牢了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之盾。
以调为主,构建稳定之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把“抓前端治未病防隐患”摆在前面,让调解员走出调解室、走进网格、深入一线开展矛盾纠纷走访排查化解工作,使调解工作关口前移、重心下沉、资源优置,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将复杂棘手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未然”,防止矛盾纠纷发酵、外溢、上行,打造社会稳定坚实基石。今年以来,共调处矛盾纠纷367件,调处成功率达95%,挽回经济损失200余万元,有效地维护了辖区和谐稳定,真正实现了“人民调解为人民、化解纠纷暖人心”。(李青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