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聚合力,乡村振兴正当时。近年来,凤阳县殷涧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不断强化党建根基、深化平安建设、优化基层治理,以实干笃行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让乡村更加美丽、村民更加幸福。
党建铸魂,筑牢乡村振兴“主心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殷涧镇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第一工程”,不断夯实党建 根基,让党旗在乡村振兴一线高高飘扬。殷涧镇通过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实施“头雁领航”,从致富能手、返乡青年、退役军人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村级党组织,打造了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同时,深入开展“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行动,推动党组织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在党建引领下,卸店村打造“花开卸店 共富工坊”,带领村民发展特色种植、乡村旅游等产业,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在实干中不断增强。
殷涧镇坚持“挂包村”制度,民生实事“清单化”。镇村干部以3至5人“小分队”的形式入组入户,采取发放资料、集中宣传讲解、面对面解惑等方式联系走访群众,引导群众讲真话、说心声、解心结,做到简单问题“面对面”现场处置,复杂问题“清单式”逐项办理,确保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殷涧镇广泛宣传便民服务热线,坚持党政领导每日公开接访制度,进一步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通道,坚持村“两委”干部每日定点坐班接访,建立“现场受理-限时办结-满意度回访”闭环管理机制。镇党委班子成员14人带头开展“三级联动解民忧、护稳定、促发展暨干部作风优化提升行动”,记录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意见建议,掌握群众政策理解难点、生产生活困扰和群众诉求,及时收集舆情和民声民意,梳理环境整治、安全生产、医疗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80余个,形成民生实事项目清单15项,协调相关部门会商解决、提出建议100余条,以民需“小切口”解决民生“大问题”。
平安筑基,守护乡村振兴“安全阀”
殷涧镇以平安建设为抓手,织密织牢乡村安全防护网,为乡村振兴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殷涧镇充分发挥“人防+技防”优势,一方面全面推行“党员先锋岗+网格化”治理模式,整合村“两委”干部、党员、乡贤能人等力量组建网格小组,明确包片联户责任,常态化开展巡查走访、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处等;同时整合派出所、综治中心、网格员等力量,组建专职巡逻队,对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开展常态化巡查。另一方面,加强乡村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雪亮工程”全覆盖,在村庄主要路口、重点区域新增高清摄像头100余个,实现镇村主干道、公共场所视频监控全覆盖,实现治安防控无死角。
殷涧镇高度重视防诈反诈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开展法治宣传。“线上”利用微信群、短视频平台推送反诈、禁毒等知识,利用新媒体平台、村广播、宣传栏等扩大宣传覆盖面;“线下”组织网格员、志愿者深入人员密集场所,通过发放资料、讲解案例、举办讲座普及防诈知识;针对老年人、学生、妇女等易受骗群体精准宣传,开展“防诈进校园”“法治进村入企”等活动,今年累计开展现场活动10余场,发放资料5000余份,新媒体覆盖3万余人次,群众法治素养显著提升。
治理提效,激活乡村振兴“动力源”
殷涧镇创新基层治理模式,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让乡村治理更精准、更高效。全面推行“党员先锋岗+网格化”治理模式,整合村“两委”干部、党员、乡贤能人等力量组建网格小组,明确包片联户责任,常态化开展巡查走访、政策宣传、民情收集、矛盾调处等,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村庄”。同时,设立村级“民情瞭望哨”,选聘熟悉村情、公信力强的老党员、退休教师、村民代表等担任“瞭望员”,拓宽信息来源渠道。创新建立“1+N”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以镇调解委员会为核心,联动司法所、妇联、乡贤理事会等力量,打造“一站式”调解平台。截至目前,累计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98%。
殷涧镇将信用建设与乡风文明培育深度融合,把“守信践诺”纳入村规民约,开展“信用文明户”“诚信家庭”评选活动,通过村级公示栏、“大喇叭” 广播等形式宣传守信典型。同时,对信用等级较低的村民,由党员结对开展 “一对一”帮扶,通过政策宣讲、技能培训等引导其改进行为、提升信用。截至目前,全镇共评议A级以上信用户3979户,开展积分评比190余次,累计运用礼遇场景兑换186次,为农户兑换生活物品2523次,兑换商品总价值2.2万余元。(赵雪娜)
